近幾年中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對服裝的審美程度和需求角度 也有所變化,人們對于紡織品的需求己 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不僅追求其服用性,更要求將服用性,功能性及裝飾性于一體;也不再熱衷于風格過于 粗礦的面料,開始追求細節之美。傳統工藝的粗紡紗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對于粗紡面料風格的高要求,半精紡技術應運而生。
半精紡紗是一種介于精紡與粗紡之 間的一種新型紡紗,它的優勢在于可將精紡紗線和粗紡紗線進行有機的結合,使其各自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并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僅如此,半精紡紗更可以縮短工藝流程、提高效率,并且半精紡工藝對于加工原料的適用性極強,可 以將棉、毛、絲、麻及各種化纖以任何方 式進行混紡,可紡出多種紗支支數的紗 線,極大的拓展了紗線空間,從而可以創新出更多風格各異的面料品種。
環錠紡與半精紡試驗對比
環錠紡紗是傳統的粗紡面料產品應用 的紗線。我們將環錠紡紗與半精紡紗進行試驗對比,從中總結出半精紡紗在粗紡產品中應用的最佳方案及其相關數據。
1.織造對比試驗
織造工序是一道關鍵工序,不同品種的紗線應按其不同的特性,制定其特有的上機工藝參數。為了找出應用半精紡紗對本廠現有設備及技術的技術欠缺, 因此用目前本廠在粗紡毛產品上應用最多的13NM/1環錠紡紗與相同紗支支數的半精紡紗的對比試驗作為重點研究對象。
第一次試驗用13NM/1的環錠紡紗的工藝參數紡制半精紡紗作試驗。在織造過程中,因半精紡紗強力較低且毛羽較多作為經紗使用存在嚴重的織造困難。 不僅經紗斷頭率較高,形成的落毛毛羽 較多,而且織造的坯布出現多處蛛網現象,造成大量的殘品。總結了第一次的失敗經驗,在進行第二次試織試驗中,我們對半精紡紗的紡紗工藝進行修正,把紗線捻度從原來的38捻提高到44捻,在織造中對做經紗的半精紡紗進行上漿,織造的效率明顯提尚。斷頭率,落毛率,殘品率大幅度降低,達到了預期效果。
2.后整理工序的調整
半精紡產品的后整理工序基本同傳統的粗紡產品相同。普通的半精紡粗紡產品只需做如下兩點修正:
半精紡紗的毛羽多,應將后整理消耗量比環錠紡產品的后整理消耗量 增加約3-4%;由于半精紡紗線質感蓬松的特點,若制造較為挺括的織物,應適當調整蒸呢時間,以達到其產品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