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布印花前處理
首先是印花前處理:未經染整加工的織物統稱為原布或坯布,坯布中常含有相當數量的雜質,其中有棉纖維伴生物及雜質、織造時經紗上的漿料、化纖上的油劑以及在紡織過程中沾附的油污等,會影響織物色澤、手感,而且影響織物吸濕性能,使織物染色不均勻,色澤不鮮艷,還影響染色牢度。不同品種的織物,前處理要求不同,各地工廠的生產條件也不同,因而織物的前處理工序及工藝條件也都不同。
棉織物的前處琿主要包括:原布準備、燒毛、退漿、精煉、漂白、開幅、軋水、烘干及絲光。通過這些工序,可去除纖維上的天然雜質、漿料及油污等,使纖維充分發揮其優良品質,并使織物潔白、柔軟,、良好的滲透及加工性能,提高織物的外觀及內在質量,提供后道加工合格的半成品。原布準備包括原布檢驗、翻布和縫頭。燒毛是燒去織物表面絨毛,這些絨毛的存在會影響織物的光潔和易沾染灰塵,還會在后續加工中產生各種疵病,常用氣體燒毛機用火焰直接燒毛及銅板燒毛機等使織物接觸熾熱的金屬板燒毛。退漿是去除原布上的漿料,工廠中常用燒堿、硫酸、淀粉酶和亞溴酸鈉等氧化劑進行退漿,常用的退漿方法有堿退漿、酸退漿、酶退漿和氧化劑退漿。退漿不凈,會影響滲透性,還會造成印染病疵,影響產品質量。精煉是用化學和物理的方法去除天然雜質,以獲得良好的吸濕性和外觀。通常棉布用燒堿精煉。精煉的方式通常有煮布鍋精煉、常壓繩狀連續汽蒸精煉、常壓平幅連續汽蒸精煉、局溫高壓平幅連續汽蒸精煉。漂白是為了去除織物上的色素,使織物外觀純正、潔白,提高成品的白度和后加工染色及印花鮮艷度,還能去除殘留的部分雜質。常用的漂白劑有次氯酸鈉、雙氧水、亞氯酸鈉等。絲光是指棉布在一定張力下,用濃燒堿處理,使織物獲得絲一般的光澤,同時使棉織物的尺寸穩定性、強力、斷裂延伸度及化學吸附性得到改善。根據絲光條件不同,有干布幺幺光、濕布絲光、熱堿絲光和真穹絲光等,根據絲光工序的安排不同,又分為坯布絲光、漂前絲光、漂后絲光、染前絲光和染后絲光。
二、毛織物的前處理
毛織物除純毛織物外,還包括羊毛與其他纖維混紡和交織的織物,按加工工藝不同分精紡和粗紡兩類。毛織物的濕整理包括燒毛、洗呢、煮呢、縮呢、烘呢、炭化等。洗呢是洗除呢坯中的一些人工雜質,這些雜質的存在影響羊毛纖維的光澤、手感、潤濕及染著性能。通常用乳化法洗呢,洗呢劑有肥皂、合成洗滌劑等,在繩狀洗呢機、平幅洗呢機和連續洗呢機中進行。煮呢是將呢坯于高溫水中給予一定的張力定型,使呢面平整挺括,獲得豐滿柔軟的手感,方式有先洗呢后煮呢、先煮呢后洗呢、著色后再復煮呢等幾種。縮呢是根據羊毛的定向摩擦效應,增進呢面美觀,并獲得豐滿柔軟手感,增加厚度、彈性、保暖性,掩蓋縮呢前加工中的疵點,可用濕坯或干坯在縮呢機上縮呢。炭化是去除植物性雜質如草籽、碎葉等,炭化方式有散毛炭化、毛條炭化和匹炭化三種,處理過程為浸軋硫酸、脫酸、干燥、機械碾碎除雜(散毛炭化)、中和、水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