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粗布織布的工具,老粗布的生產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至今仍然存在。老粗布產品具有無污染,透氣性好,吸汗,富有彈性,柔軟舒適,冬暖夏涼,不倦邊、調節新陳代謝、有效防御紫外線,不起靜電,抗輻射,與肌膚親和力強等特點,又因其線粗紋深,整個布面形成無數個按摩點,對人體皮膚起到意想不到的按摩作用,屬純天然綠色保健棉織品,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由于老粗布采用純棉紗為原料,全部工藝采用純手工制作,產品為綠色環保產品。
老粗布紡織的時候,需要用到的工具有:
1.脫棉器:用于將采摘下來的棉花脫去棉子。其結構簡單,人工手搖或腳踏操作,通過皮與鐵互相滾動,擠壓棉花,使棉子分離出來。
2.紡紗車:用于將彈制好的棉花紡成棉線,由人工手搖。
3.彈棉弓及輔助工具:用于將脫去棉子的棉花中纖維松開。由彈棉弓、小橙、擊棰組成。
4.釬經:紡織之前,通過人工來回跑走將棉線拉直成經,其結構為木板和釘子組成。
5.腳踏織布車:用紡綞紡織麻、葛,效率很低,紡線的拈度也不均勻,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做的。經過不斷地發展,發展成手搖單錠紡車,后經不斷改進,單錠變成了多錠,又由手搖改成腳踏,紡織效率大大提高。通過腳踏、手推、拋梭一系列動作,將棉線紡織成布。
6.兩絞車:用于將紡成好的沙錠絞成數股,便于漿洗。
織粗布是有技巧的,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先是給經線上漿,即用面糊將經線漿一次。面糊過稠,經線就脆,易斷線;面糊過稀,經線就松,也易斷線。其次是牽線,即上經線,牽線用手執線,手要保持平衡,不然牽出的經線松緊不一,織布時易被梭子打斷。 再是挽縐,縐扣的長短要一致,才能使上下經線截然分開,梭子來往暢通無阻。 織布最重要的是手推腳踏。織布用的繩腔(嵌扣的木框)是用手推,推得重落得慢,布就緊;推得輕落得快,布就稀疏不均。最后是修整布。先將布上小疙瘩刮掉,再將布密閉在缸中,燃入硫磺,布被熏白,取出,噴漿折疊,放到石上捶扁。經這幾道工序,布就白漂、平滑、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