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棉面料染色前處理工藝 ,由于腈綸纖維和棉纖維對堿性條件的適用性不同,導致腈棉交織物接受處理加工具有一定的難度。棉的前處理一般是先在高溫堿性條件下煮練,去除纖維上的蠟質和棉籽殼等雜質,再在堿性條件下進行雙氧水漂白。而腈綸大分子的側基——氰基,在強堿的催化作用下會發生水解,先生成酰胺基,再水解成羧基,從而使聚丙烯腈轉變為可溶性的聚丙烯酸,輕則使腈綸纖維泛黃,重則使纖維膨化溶解。因此,腈棉交織物不適宜用傳統的煮漂工藝進行前處理。
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采用在弱堿條件下雙氧水煮練,在弱酸條件下高溫氯漂的工藝進行處理。實踐證明,采用該工藝加工的腈棉交織物中,腈綸組分不泛黃,棉組分也能達到較高的白度,是一套實用的染整前處理加工工藝。
1
13/13
1.2工藝流程
坯布退卷退煮→去殘留雙氧水→中和→熱水洗一次→高溫氯漂→去氯→熱水洗兩次
2.1
腈綸不耐強堿,因此,在弱堿性條件下采用滲透劑、雙氧水進行處理,以去除大部分漿料和雜質,減輕后道漂白工序的負擔。煮練時采用純堿,由于其堿性較小
浴比
煮練后,用1.15%的硫代硫酸鈉在85℃處理6
雖然次氯酸鈉在弱酸條件的漂白效果不及其在弱堿條件,且漂白過程中有氯氣產生,對加工設備的密封性要求較高,但堿性條件下漂白對腈綸纖維損傷較大
2.3去氯及水洗
用2
3.1
3.2漂白后織物需脫氯,以避免對染色造成影響。
3.3處理后織物的白度和強力較好,能滿足后道工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