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丙綸纖維因為強度高,密度小,耐磨性好,化學性能強的特點,被廣泛運用在服飾,裝飾織物上,不過也由于其手感粗糙、硬度大等缺點在紡織行業所占比例較低。在80年代中后期,丙綸細旦絲纖維和超細旦丙綸長絲纖維的誕生,賦予了丙綸很好的功能性。尤其是丙綸細旦絲纖維,它超于棉的手感和性能。故丙綸又被人們稱為“超棉綸”。
特別是當單絲纖度小于1dtex時,手感非常蓬松和柔軟,加上丙綸獨有的芯吸效應,使得丙綸細旦絲纖維具有導濕性,保暖性,易洗快干,使得丙綸細旦絲稱為新一代運動服飾和保暖內衣的專屬面料。
丙綸在標準溫度下的回潮率僅為0.03%,所以本身是不吸水的,但毛細效應值卻很高,主要是靠它的芯吸效應,而丙綸芯吸效應的大小由于表面的壓強大小有關。就織物的不吸水性和干燥性而言,純丙綸的干燥速率最快,由于丙綸本身是不吸水的,在芯吸過程中是毫無阻礙的。純棉織物在放濕是由于水分子和纖維分子的阻礙,使得純棉織物在放濕干燥率上比較緩慢,保水性好。
丙綸透濕性能與織物的組織結構相關聯,其中長絲的透濕性最佳,保水率與纖維類型密切相關。純丙綸較差,棉丙混紡的較好。在放濕干燥性能上,反而純丙的較為突出,尤其是網狀格結構的,其中又以短纖維優于長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