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絨布,顧名思義,肯定有拉絨的,看能看出來,摸也能摸出來,單面絨啊,雙面絨啊,搖粒絨啊。
2。汗布,通常以全棉為主,單面的組織,較薄,成分有很多種,正面是一排排的小辮子的樣子。
3。毛圈,通常是反面有毛圈,正面和汗布差不多,衛(wèi)衣絨啊,平時穿的衛(wèi)衣,拿出來看就知了,反面有的是拉絨后的,有的沒拉絨就看得見毛圈的,成分通常為CVC的,全棉的等。

絨布
其它的具體要看是什么面料,每種面料都有自己的特性,多看看就知了。
針織面料分類
必須先講原料:
植物纖維:棉,麻。
動物纖維:羊毛,兔毛。
合成化纖:滌綸,錦綸,腈綸,氨綸。
合成植物纖維:人造棉(灌木,竹纖維)。
蛋白質(zhì)纖維:蠶絲。
再講紗線:所有的原料都可以單紡,或混紡(滌/棉),紡成不同的紗線,織不同的面料。
現(xiàn)在開始織針織坯布。
針織分單面,雙面坯布(最基本的單面坯布稱:汗布,只有一面有編織的小辮。最基本的雙面布稱:棉毛,兩面都有編織的小辮)(找件毛衫可以看清楚,毛衫是粗針距的)

使用不同的原料,不同的編織方法,織出不同的面料。
單面布分(可以織):
汗布,網(wǎng)眼,毛圈,各種提花
毛圈:正面是編織的小辮,反面是毛圈(魚鱗圈)。如果起絨則為絨布。
大小毛圈:1、指魚鱗圈的弧長。2、魚鱗圈為大毛圈,毛巾毛圈為小毛圈。(很多都是約定俗成,沒有標準)
雙面布分(可以織):
棉毛,空氣層,網(wǎng)眼,提花,羅紋。
針織以每英寸的針數(shù)來確定,(每英寸有多少枚針)
毛衫一般是 3.5-11針/英寸,
汗布一般是 24-32針/英寸,毛圈:18-24針/英寸。
雙面一般是 22-28針/英寸。

針織坯布的最重要的指標:每平方米的重量,簡稱:克重,例如汗布:130g/m2=每平方米重130克。
絨布:分梭織和針織絨布。我所說的是緯編,有三線衛(wèi)衣絨和二線衛(wèi)衣絨兩種,三線衛(wèi)衣絨分解表面你平紋汗布,分拆時很可以看出有雙紗同時進行,一根紗走單面100G=35CM左右另一根紗還連帶毛圈組織100G=43CM左右,但兩根紗雖然同時進行織地,但線長有明顯差異。毛圈線長在18。5CM左右。在二根面紗同時分拆時毛圈紗自然一起脫落,后然經(jīng)過拉絨處理就是絨布。二線衛(wèi)衣的分解法,可以看出面紗織地走向時直接和圈紗連接到一起同步進行織地組織,所以如正反紗毅色面一個深圈一個淺做出來的布,表面為露底就是說淺色的籽麻點露在表面上,經(jīng)過拉絨后處理還是去不了的。做正反同一色為佳。毛圈布:是絨布的前身,就是說沒拉絨時就是毛圈布。單面汗布:單面機只有筒子針,沒有蓋頭針/自然做出來就是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