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型超細纖維是什么?幾十年前,日本科研人員用溶解法制成了一種超細纖維,用它做成的紡織品,既具有了天然紡織品的透氣、柔軟等特點,又具有了化纖紡織品耐磨,容易保養的特點。
你能夠想象得出來嗎?一根比頭發絲還細的纖維,里面由37根乃至更多更細的纖維組成。通過顯微照片,我們可以看出,一束束纖維象島嶼一樣分布在海里,所以這種溶解紡絲法也叫海島紡絲法。
對于兩種不同的高分子化合物,把它們制成溶液,從噴絲孔中壓出成為纖維,我們叫它纖維原絲,其中一種高分子化合物很容易溶解于堿溶液中(被形象的成為“海”),另一種化合物就很獨立地成為了超細纖維(被形象的成為“島”)。
把普通的滌綸纖維原絲和海島型超細纖維原絲放到一定濃度的堿液里加熱,加熱后,普通滌綸纖維原絲沒有明顯的變化,而超細纖維卻象散骨架似的,細小的纖維極易附著在手上。兩種不同成分的聚合物,復合紡織成纖維,經過堿減量處理,保留“島”的部分,去掉了“海”的部分,形成超細纖維。
由于超細纖維單絲所含的單絲根數比普通長絲多,纖維的表面積大,面料的透氣性就增加了,通過無紡織布后,把無紡織物作為基布,經過磨光、砂洗處理后,滌綸做成了仿皮革面料,由于它的透氣性,柔軟性比天然紡織品還要優越,使化纖面料躋身于高檔時裝領域。現在這種超細短纖維已經被大量運用在制造高仿真人造皮革、人造鹿皮上(即現在十分熱門的超纖革),甚至超細過濾材料領域也有了它的身影。它們的研制使化學合成纖維向著實用與舒適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