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整理工藝流程:坯布→前處理→染色→初定形→起絨→剪毛→復定形。初定形溫度要低,其目的是為了除去染色以后(染色工藝略)坯布出現的皺紋。當溫度過高時(170~190℃)時,坯布結構不穩定,不利于下道工序的操作。初定工藝如下:溫 度 前室130℃,后室150℃ 布 速 30米/分門 幅 1.50米超 喂 +2.5%起絨時采用多次柔和起毛工藝,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內層,把延展線鉤出來,并使纖維盡量少斷裂。特別是第一次起絨時起絨輥速度要低,避免一次性門幅大收縮,否則易造成起絨不勻(直條)和坯布橫向收縮不勻(即橫密不勻),卷邊現象也嚴重。第二、三次再略提高輥速(不能太高)。在整個過程中要保持較大的張力,起絨后門幅收縮在35~40%范圍為佳。目前我們的起絨機采用兩種形狀的針布,即逆毛輥為彎針,順毛輥為直針。如兩輥都采用彈性較好的彎針針布,則起絨時纖維拉斷率較低,經整理后織物毛圈效應更佳,剪毛以后絨頭更整齊。起絨后的工序是剪毛。如先定形后剪毛,則在定形時延展線被拉直,剪毛時不能把延展線剪斷,最終得到的只能是起絨效應,而不是絲絨效應。這也是仿絲絨織物生產工藝的關鍵。剪毛時張力要小,吃刀要深一些。其具體要求同圈絨織物。在復定形過程中,坯布拉幅率不能太大,一般在15%左右,否則定形時易造成撕布,成品易出現絨面直條。宜采用正超喂,使織物手感豐滿,絲絨感更強。復定形工藝如下:溫 度 前室130℃,后室150×3 布 速 30米/分門 幅 1.40米超 喂 +7.5%成品克重 190 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