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彩點花式紗是在紗的表面附著各色彩點子的紗,簡稱彩點紗。
二、生產過程
1、用各種短纖維先制成粒子;
2、根據需要將粒子染色;
3、在棉紡設備或毛紡設備上進行紡紗。
三、棉紡設備生產彩點紗
1、生產粒子
成形:
棉型粒子用棉型短纖維。
將梳棉機上的蓋板反裝,使纖維與蓋板間沒有分梳作用,只有剝落作用,纖維經反復搓擦,互相纏繞而形成粒子。
粒子的大小松緊:
一般情況下 :
染色:
(1)、粒子小,而且成粒狀
(2)、在染色時必須用紗布包好后再入染液染色,否則在染色或水洗過程中粒子很容易流失。
注意:
(1)、紡淺色紗時:加入深色的粒子;
(2)、紡深色紗時:加入淺色的粒子。
使粒子與基紗形成鮮明的對比。
(3)、也可用本色粒子與基紗的原料混合,紡成粒子紗后再經染色處理,利用各種纖維的不同染色性能,使粒子和基紗形成不同的色彩。
2、清花工序
制成的粒子與正常的棉纖維在A092A型棉箱中進行混合,采用機后人工喂粒子的方法按比例控制喂入量,粒子在棉箱中翻滾,使成紗縱向分布均勻度達到要求。
清花機采用梳針打手打松纖維,打手下塵棒封閉,以防粒子被破壞和在車肚落下。
3、梳棉工序
將梳棉機上的蓋板踵趾面反裝,并使蓋板停轉,使纖維浮游于兩針面間揉搓滾動以形成粒子;
放大錫林與蓋板間隔距,以增加浮游于兩針面間纖維的揉搓程度;
取消除塵刀,接長小漏底;
適當提高刺輥轉速,以發揮粗梳作用;
放大錫林與道夫間的隔距,使纖維在錫林和道夫針面上多次返花,多次進入工作區,使粒子更緊密。
4、并粗工序
粒子生條與常規生條可按工藝配比2:4喂入頭道并條機,經兩道并合后,粒子會均勻分布在條子中。
兩道并條工序中,因須條內含粒子量較多,牽伸過程中較易纏繞羅拉,可適當降低羅拉速度。
并條牽伸倍數宜小,粗紗選用小定量,并加大粗紗捻系數,使粒子與須條抱合力增大,即要減少粒子在紡紗過程中的失落,又不致使細紗牽伸不開。捻系數一般可較普通紗提高15~20%。
5、細紗工序
粒子條子中的非粒子纖維梳理欠佳,致使粒子紗的可紡性以及成紗強力下降,易于斷頭。
(1)、適當放大后區牽伸倍數(1.7倍左右);
(2)、適當放大羅拉中心距;
(3)、錠速較正常紡紗降低20%左右 ;
(4)、細紗捻系數比正常紡紗增加5~10%;
(5)、鋼絲圈選用大通道圓形鋼絲圈,使粒子能順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