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市環保局獲悉,市政府已印發《株洲市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2016-2020),未來五年,我市將實施231個項目,防治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
消除西湖等5大黑臭水體
《方案》明確,我市城區建寧港、楓溪港、西湖、天鵝湖以及醴陵市西岸河存在黑臭水體。
目前,我市已根據上述黑臭水體的實際情況,制定好相關整治方案。根據安排,西湖、天鵝湖的排口將全部堵截。抽取西湖現有污水,統一送至龍泉污水處理廠處置;在天鵝湖湖底進行防滲施工,整治周邊環境,恢復原有生態。
楓溪港及建寧港部分水體黑臭,主要原因是污水處理設施缺失、洗水企業排污所致。我市將配套建設楓溪污水處理廠、關閉搬遷洗水企業,整治沿湖景觀,于2018年底,消除上述水體黑臭現象。
《方案》要求,2017年年底前,全市城鎮段河道要建立起保潔責任制,縣城以上城區段河面要有專人清理,實現水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口;2020年年底前,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目標。
市區38家洗水企業整合入園
《方案》明確,要進一步整治有色金屬、采選加工、紡織印染、造紙、化學制造、金屬表面處理等重點涉水污染企業。
2016年年底前,市區38家洗水印染企業要重新整合,搬入位于蘆淞區五里墩鄉五里墩村的洗水工業園,完成全市有色采選及冶煉加工、(次)氧化鋅、硫酸鋅、有色廢渣利用等6個重點涉重金屬污染行業環境規范化整治。
2017年年底前,完成醴陵市造紙行業整治整合;2018年年底前,完成攸縣7家氟化鈉生產企業整治整合;2020年年底前,完成市區金屬表面處理行業的整治整合,全面實現重點涉水行業穩定達標排放。
環保“紅牌”企業一律停業
《方案》提出,自2016年起,我市各地要定期公布環保“黃牌”、“紅牌”企業名單。對超標排放和超總量排放的企業予以“黃牌”警示,一律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對整治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企業予以“紅牌”處罰,一律報請政府關停。
嚴格執行《湖南省湘江保護條例》,從嚴控制敏感區域高污染高風險項目環境準入,湘江干流兩岸各20公里范圍內禁止新建化學制漿、造紙、制革和外排水污染物涉重金屬的項目。
10大工業園區新建污水處理廠
《方案》提到,新建、升級工業園區應同步規劃、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垃圾集中處理設施。
2017年年底,全市所有工業園區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自2018年1月1日起,未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工業園區,一律暫停審批和核準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并依照有關規定取締工業園區資格。
我市需要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工業園區有: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河西示范園、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董家塅高科園、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田心高科園、建寧經開區、醴陵經開區、茶陵經開區、淥口經開區、荷塘工業集中區、炎陵工業集中區、攸縣工業集中區。
目前,還只有攸縣工業集中區、醴陵經開區啟動污水處理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