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金九銀十印染旺季已經漸入尾聲,眼下印染行業已進入淡季,然而,從事女裝面料出口的張先生發現,最近的“小缸費”卻不降反升。
據了解,所謂的“小缸費”是指千米以下的訂單,因量少只能使用小缸染色,因此,需在常規加工費的基礎上額外增加費用。“從之初的五六百元一缸,到現在已漲到了每缸1千元左右,價格快翻倍了。”為此,張先生不得不與客戶商量,準備調整產品價格。
永盛工貿公司是一家高檔女裝面料供應商,每年銷售女裝面料上億元。近來,公司董事長傅國慶也感受到了印染小缸化的需求在增加。作為個性化面料訂制企業,傅國慶所提供的面料往往是千米以下的小單訂制。“只要染色質量穩定,達到客戶要求,不怕加‘小缸費’。”然而,令傅國慶想不通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染廠在技改中,為擴大生產規模,把小缸替換成大缸。目前染廠提供的小缸染色在大幅減少。
印染淡季小缸化染色加工大有“錢途”
的確,記者在采訪濱海印染集聚區的企業時了解到,當前許多搬遷企業均以上大缸染色為主。“我們公司染缸設備大小缸配比在10∶1.5到10∶2之間。”一家年底即將投產的印染企業經營者章先生告訴記者,這是大多數搬遷企業的大小缸配比。章先生說,企業配備的小缸主要是用來試小樣的。
“染色小缸化必將成為今后我們印染加工的一個趨勢。”傅國慶認為,隨著服裝面料趨向個性化,千米甚至更小的訂單越來越多。傅國慶以自己業務變化為列,兩年前,其公司小訂單只占10%,但今年以來,已增加到50%左右。“服裝面料的個性化、小單化日益增多。因此,小缸染色大有‘錢途’。”業內人士認為,與其大缸“吃不飽”,染廠不如轉變思路,另辟蹊徑,走一條小缸化染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