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市場了解到,新世界國際紡織服裝批發市場(ITFM)廠商都在聯系庫存處理業務,并積極參與ITFM統一組織的夏裝清倉打折活動,廠商的處理價格呈現折扣幅度不斷增大的情況,紛紛打出虧本價格以回籠資金。在秋裝方面,中檔品牌和中高端服飾銷售市場上,出現秋裝大規模進場的景象,小品牌和個體廠商銷售則出現了秋裝入庫不入場的現象。花訊品牌在紡城最早舉行秋裝發布會,目前秋裝上貨率達到70%。老板表示像他們這樣的中檔或高檔品牌一般有自己的尾單客戶,可以將夏裝庫存直接大量拋售給他們。
小品牌和個體廠商賣不出去的夏裝就會形成積壓。紡城作為一級批發市場,從進入盛夏的7月份就開始打折,逼近9月秋裝上市,迫使紡城打折幅度日漸升級,中檔品牌成清倉主力。清倉最痛快的莫過于韓國館,銷售大廳打出30元、40元、50元的虧本處理價,品牌店鋪夏裝全部以1-5折的價格處理。歐美館和江蘇館的廠商紛紛亮出特價50,最低價10元起的招牌。夏裝清倉過程中,廠商折扣力度更是驚人,3折、2折甚至1折。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廠商的清貨已經接近尾聲,部分廠商的秋裝已經上架。今年夏季出現了兩頭熱,中間涼的情況,因此夏裝銷售的趨勢是開頭沖量比較厲害,中段比較平緩,到季末出現了強勢反彈。
記者了解到,雖然紡城秋裝已經先期上市,但是銷售情況一般。據福建館多位老板分析,按照正常換季程序,目前秋裝應該已經全線上市,但最近仍以銷售夏裝為主,這一情況將持續到9月上旬。據了解,多數廠商秋裝產品都已經到貨,只等秋涼一到,商家就會大量上柜。“秋老虎”現象帶來的長夏,并沒有使廠商感到欣慰,廠商顯然對秋裝的銷售顯得憂心忡忡。下游采購商一方面戀及夏裝的處理價格低有利可圖,繼續少量多次買進;另一方面害怕“秋老虎”繼續發威遲遲拖延秋裝進貨,雖然可以繼續處理夏裝庫存,但卻打亂了整個秋裝的上市計劃,搶先上市的秋裝似乎陷入了銷售盲區。
按照廠商的銷售計劃,下月初將有超過半數的品牌秋裝上架。與往年不同的是,這些秋裝會部分上架,并不是全部上架。當然,廠商會最先推出代表自身品牌概念的主力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