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襯衫,不論是經濟學家,還是普通百姓都記得商務部長薄熙來講過的那句話:“中國要賣出8億件襯衫才能換回一架空客”。這句話原本是講給歐盟貿易代表聽的,旨在平息他們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過激情緒。而這句經典的語言也在國人中引起了巨大反響,有人說“8億件襯衫換一架空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國家的巨大貢獻,有人說它道出了中國紡織品量大、價廉、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只賺辛苦錢”的現實與無奈。
中國的襯衫都這么便宜嗎?中國能不能生產出高檔次的紡織品?作為行業媒體,我們要告訴大家地是:時下中國紡織工業正在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引導企業“提高科技貢獻率”和 “品牌貢獻率”,為改變“產品附加值低” 、“只賺辛苦錢”的狀況而努力。本期我們向大家介紹的山東魯泰公司就是一個成功典范,他們開發出的高檔襯衫一件能賣到5000元!
從“8億件襯衫換一架空客”到“一件襯衫賣5000元” ,帶給我們的啟示是深刻的。它說明傳統的、以勞動密集型為主要特征的紡織產業轉變增長方式是必然選擇,誠如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徐文英所說的:我國紡織行業正面臨著重要的轉型期,靠規模擴張、以量取勝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魯泰的成功告訴我們,紡織產品開發大有文章可做,薄薄一塊布,小小一件衣,價值幾何,與其所承載的科技含量成正比,科技創新正在改變著傳統產業的形象,賦予紡織產品新的價值理念。盡管我們并不奢望所有的襯衫都賣5000元/件,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隨著紡織行業的轉型與調整,在不久的將來襯衫的均價絕不是3-4 美元/件, “襯衫與空客”的價值之比也不會永遠是8億:1。讓我們紡織人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吧!(紡織服裝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