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起,《亞太貿易協定》原產地規則和原產地證書格式全面啟用,空白普惠制原產地證書不再使用。這意味著擁有13億人口的東南亞大市場隨之開啟,降稅新政,亞太市場商機凸現,煙臺企業將面臨區域投資新契機。
據煙臺檢驗檢疫局檢務科負責人周明介紹,《亞太貿易協定》新一輪關稅減讓商品范圍和優惠幅度大幅增加了許多,降稅產品項目比原清單增長了5倍,受惠商品品種達2573項,憑著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亞太貿易協定》原產地證可以享受比普惠制提供的關稅更為優惠的待遇。
紡織品是此次降稅的主要類別。韓國服裝可能由此進一步降低身價,而從我市出口到周圍地區的紡織服裝,則會變得更具有價格優勢。”周明介紹說,日前我國宣布對印度、韓國等五國約千余種稅目商品實施大幅度降稅,這給煙臺很多以出口紡織品為主的企業創造了機遇。
“如果按照進口國平均關稅下降5%計算,我們可獲得減免關稅幾萬美元。”我市一家服飾有限公司亞洲市場部經理說,該公司正在申請《亞太貿易協定》優惠原產地證明書。他告訴記者,簽約的相關國家從中國采購紡織品就可以享受關稅減免的優惠,這等于給談生意多了一個砝碼,而隨著出口到韓國的紡織類大幅增加,煙臺紡織品企業出口必將迎來一個“春天”。
其他業內人士表示,從亞太五國進口的紡織品、金屬制品及農產品等,在我國市場上頗受歡迎,此次降稅,機會不僅僅是對服裝企業而言,對皮革、機電同樣利好消息居多。
“貿易并非是利用此次降稅帶來商機的唯一途徑。對企業而言,降稅還是一次在亞洲投資的良機。”市外經貿局負責人表示說,相對于壁壘重重的歐美市場、風險重重的俄羅斯市場,亞太地區因為有《亞太貿易協定》的保障,更有利于企業發展。據介紹,近年來,煙臺的服裝生產企業日益受到來自歐盟貿易壁壘的沖擊,企業完全可以利用亞太貿易協定關稅優惠政策考慮轉移市場再創輝煌。相關企業應抓住此次2573種產品關稅全面降低的良機,以產品關稅減讓清單為導向,及時調整出口產品結構,把擴大關稅減讓清單內產品出口作為一個工作重點,以稅率的降低作為對外貿易談判的籌碼,主動出擊。(水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