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涼,羽絨制品小店又現街頭,做件羽絨服,填料價加上制作價,售價只有大店家售價的一半。但記者近日走訪了虹口、楊浦等地的4家小作坊,發現這些作坊所用的“鴨絨”,居然無一例外是俗稱“飛絲”的碎毛下腳料,其中3家小作坊現制羽絨服、羽絨被時,竟用“悶氣”滌綸做襯里。記者用火燒來檢驗,方才辨出真假。
“飛絲”冒充鴨絨
羽絨制品小作坊的招牌都很大,招牌上有的寫著“專制精品羽絨服”,有的寫上“量身定做羽絨服”,還附有店主的手機號碼。小作坊門口都有一只玻璃柜,里面分隔兩格放著白花花的填料,一格玻璃上貼著“鵝絨”標志,另一格貼著“鴨絨”。滬東一家小作坊的老板抓起一撮“鴨絨”,說“鴨絨”每斤僅售200元,做羽絨服物美價廉。
老板手里的這撮“鴨絨”,細看全是一絲絲白毛,沒有正宗羽絨中常見的短梗。記者又伸手在“鴨絨”柜里抓了一把捏了捏,發現沒有一點彈性。遂用十分肯定的口氣對老板說這是飛絲,下腳料。老板一愣,馬上又抓起一撮“鵝絨”,說這是正宗鴨絨,每斤350元,并邀記者到里間小倉庫看看“真貨”。小倉庫里有兩只蛇皮袋,老板說,一只裝飛絲,一只裝正宗鴨絨。記者剛湊近鴨絨袋,就聞到了“鴨騷味”。老板解釋說,正宗的鴨絨都有些氣味,很正常。
另一家開設在服裝批發市場里的小作坊兼賣成品,一件式樣相當時尚的羽絨風衣標價120元,店主主動打折,口頭開價80元。記者仔細看了打折羽絨服的標簽,發現填充物一欄標的是白鴨毛。鄰近一家服裝店營業員向記者推銷“正宗貨”時透露,白鴨毛實際上也是碎毛下腳料,成本只有鴨絨的十分之一還不到。
“悶氣”滌綸做襯里
羽絨被份量輕,保暖性好,如今購買的家庭越來越多。羽絨被的里子很要緊,一定要用透氣性好的專用襯里,如果羽絨被里子用不透氣的普通滌綸布,只有大冷天才能用,天氣稍微一熱,蓋上身就“汗津津”。如何識別專用襯里?一位老法師教了一招:專用襯里的料是高功能改性化纖,這種改性化纖與全棉一樣,一燒成灰,滌綸一燒結成黑塊。
鑒別全棉、滌綸的這一手,記者在采訪小作坊襯里用料時也用上了。小作坊當中都放置著三四臺縫紉機,墻邊都豎著一捆捆花色不同的布料,地上則散落著碎布。記者設法取到碎布,進行火燒檢驗。結果發現,3家小作坊現制羽絨服、羽絨被時,用的襯里都是普通滌綸布,只有一家備有現制羽絨被的專用襯里。
這家小作坊的店主后來透露,普通滌綸布能防“逃絨”,但透氣性極差,小作坊的店主一般都知道。然而為了用廉價吸引顧客,仍用廉價滌綸布做襯里。定做羽絨被的顧客如果不問襯里用料,店家也不會提。如果顧客要用專用襯里,就要加價。
【相關鏈接】
國家服裝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站站長胡麗玲教你挑選羽絨制品
●填料
鴨、鵝翅膀或尾巴上的粗梗長羽毛打碎后的產品,稱為碎毛、飛絲,不屬羽絨。羽絨是指生在鴨或鵝的前胸上、分有許多短絨毛的短梗羽毛,保暖性最好。含絨量低、摻有大量毛片或碎毛的劣質貨,其保暖性和回彈性都相當差。
●面料
面料成分、里料成分都會影響羽絨制品的透濕性、透氣性,國內品牌企業生產的羽絨服、羽絨被都采用強度高、透濕性好的改性化纖織物做襯里。普通滌綸布售價較低,透濕性、透氣性非常差,面料、里料是普通滌綸布的羽絨被,就像廉價滌綸被一樣“悶氣”。
●消毒
羽絨原料在水洗后,應當經過120攝氏度的蒸汽烘干20-30分鐘,這個過程可以殺滅羽絨中所含的致病菌。沒有經過高溫殺菌的羽毛、羽絨,往往潛伏嗜溫性需氧菌、糞鏈球菌和沙門氏菌等細菌,會引發人體呼吸道、腸道疾病以及皮膚過敏、騷癢等癥狀。(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