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時裝周已經成為繼奧運會之后最積極有效的城市宣傳方式了,它對城市的意義在于可以締造出現(xiàn)代感,活力十足的都市形象。相比耗資上億四年一度的奧運會,時裝周每六個月就可以舉辦一次,花費很小,大多時候設計師或是贊助商會自己掏錢,更有利的是沒有什么道德準則或是管理部門的限制,任何城市都可以舉辦時裝周,的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其實并不是每個時裝周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以下就給大家列一個時裝周功略。
倫敦時裝周已經有27年的歷史,至今還活力十足,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創(chuàng)造力,據稱倫敦是擁有最多年輕天才設計師的城市,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在于倫敦的知名設計類學院如中央圣馬丁,Ravensbourne, the Royal College of Art等。另外,各大奢侈集團如Kering, LVMH也爭相投資英國品牌如christopher Kane, Nicholas Kirkwood等,充分說明了英國設計師的可塑性和知名度。英國時尚產業(yè)每年產生210億英鎊的收入,倫敦時裝周就能帶來1億英鎊的酒店和餐廳消費,影響力絕對不容小覷。
米蘭時裝周歷史34年,有點陳腐的走勢,雖然Camera Nazionale想方設法為米蘭時裝周注入新活力,但是始終沒能吸引到太多的年輕設計力量。意大利的眾多品牌雖然歷史悠久,但是缺乏獨創(chuàng)性,就連意大利政府對時尚界的支持也不太有力。不過可不要忽略了Prada, Dolce&Gabbana這些牌子的影響力,他們的秀可是全球關注的焦點。
紐約時裝周始于1943年,但是自從地點從Bryant Park轉移到Lincoln Center之后,檔次似乎也受到了影響,92場秀的繁忙安排讓許多編輯手足無措,有些為了看Marc Jacobs和Alexander Wang的編輯干脆舍棄紐約時裝周,因為在巴黎也能看到這兩位分別為Louis Vuitton和Balenciaga品牌所做的設計。紐約終歸還是人才輩出的地方,像Proenza Schouler, Philip Lim等無不顯示出紐約是個藏龍臥虎之地。
巴黎時裝周擁有99年的歷史,始終是經典的代表,YSL, Dior, Chanel, Givenchy, Lanvin, Balenciaga, Louis Vuitton, Hermes這些品牌的存在就意味著巴黎這個時尚之都的地位難以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