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簡單,要么復雜”
走進孔沛檸的工作室,是一個很簡單的小房子。他的團隊現在有4個人,設計和打版都要靠他一手操辦。這個團隊雖小,但卻每天忙碌著創造出令人驚喜的設計。
Q:談一下最近的春夏系列?
A:這一系列叫《海市蜃樓》,靈感來源《本草綱目》。女款加上男款,系列大概有40到50款的設計。系列在顏色和面料上都很清淡、飄逸感,形成海市蜃樓的狀態。
Q:很少有設計師會男裝、女裝都做,你是個特例?
A:女裝在市場上的表現一定比男裝好。做男裝的初衷,可能是我想照顧自己多一些吧。我的男裝現在量也特別少,不到系列的1/3。
Q:你的服裝定位和具體的風格是?
A:我的設計是特別有兩面性的,要么特別簡單,要么復雜到極致。經過顧客的反饋和一段磨合期之后,我的女裝定位是比較成熟一些的,主要年齡群在35歲左右。現在的女生都好敢穿啊,這季做的透明的幾件設計,我開始還心里打鼓說‘有人能接受么’,但是后來發現大家的接受程度被我低估了。
Q:設計的時候會參考時裝周的流行趨勢么?
A:我會盡量避免受過多的影響,但是完全不管它也是不肯能的。畢竟時裝的流行趨勢還是歐美在帶領,顧客在選擇的時候也會受這種流行趨勢的影響。照顧市場是必須的,有銷售才能再設計。
Q:品牌現在銷售情況怎樣?
A:我是去年畢業的時候開始做品牌的,服裝在北京的設計師集成店棟梁和BNC銷售。起步時的銷售是特別忽高忽低的,但到今年過完年之后就開始平穩了。至于收入,說實話,持平就不錯了,我覺得其他設計師也都差不多。因為做服裝需要運作,剛賺到一筆就又要投入到新的產品研發中去。但確實我們大多數設計師的狀況變得越來越好,這點我自己感覺得到。
“別想靠設計吃飽飯”
就像孔沛檸這樣的一批80后獨立設計師現在好像是都很火的樣子,媒體頻繁報道,明星也鐘愛他們,但沒有哪個人能站出來說自己真的占據了市場,掙了錢。大多數不是父母的支持,也許連工作室的房租都交不起。
Q:怎么創立自己品牌的?
A:畢業前就策劃好了,然后特別順理成章地做了。我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實習過,那時就覺得我特別不適合上班。我不喜歡制作別人的想法,我有太多自己的想法需要完成。相比于那些想創業但沒有實施的人,我覺得我是行動力特別強的那種,說做就一定要做。
Q:是和其他人合作創立的品牌么?
A:我沒有找別人,因為家里面條件還行,就父母掏錢做了。
Q:你的家庭對你的服裝愛好有影響么?
A:我受外婆和媽媽的影響比較多。我外婆特別會改衣服,我媽年輕的時候會做衣服。我的父母一直很支持我,我媽小時候想培養我的興趣愛好,嘗試了很多種,后來發現我愛畫畫,我是從畫畫變到現在的服裝設計。而我爸認為只要是我自己選的,就要堅持做,對自己負責。
Q:好多人都說現在的設計師都是富二代,要不就做不起來?
A:其實說真的,不賺錢。要是真想靠這個吃飽飯,肯定不行。如果我媽不幫我交房租的話我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我猜想我認識的那些設計師也沒有賺錢。我父母是做金融的,他們也沒有指著我掙這個錢。
Q:想沒想過自己開店?
A:和寄售店的這種分成形式的合作比較方便。我們不用操心銷售,但就是這樣我現在就已經很累了,每年晚上都加班,沒有周六、日。現在開店還不著急,慢慢來吧。
“獨立設計圈就這些人”
在這個剛剛興起的獨立設計圈中,大多數人都互相認識,他們都是從同時代的同學、朋友,一塊成長起來的。比如,孔沛檸和葉謙、劉清揚等設計師都用一個叫辛苑的模特,因為他們都是老相識的朋友。孔沛檸說,雖然他朋友多,但是卻不善交際:“辛苑會經常說我是擼子,處在那里當壁花!”
Q:作為獨立設計師,你怎么看待名利問題?
A:有些設計師說不看重名利,那有點太刻意了。其實你做服裝就是在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大家認識你。對于我來說,包括好朋友也是,大家的統一觀點就是要創造財富,但是這個財富不只是金錢,還有個人價值以及帶給社會的影響等等。
Q:在京城,聽說你們這些搞獨立設計的人其實彼此都是朋友?
A:是的。比如,在沒進入BNC之前,我就認識他們里的人一年多了。就是這樣,這個圈子就這些人。我的朋友圈子幾乎都是從事時尚的人。其實現在這些活躍的設計師、攝影師、模特都是互相認識的,因為我們當時在一起玩的時候還都是學生,大家那時都是白菜,如今我們都成長了,合作就是自然的事了。
Q:設計師品牌的顧客群好像是局限在一個小圈子里?
A:對,我們的交集很多。我的服裝比較注重面料、剪裁,顧客穿完之后會知道好在哪,會介紹給別人穿,顧客群會慢慢擴大。包括明星,他們好多也不愿意穿大牌而穿設計師的衣服。
Q:中國的獨立設計師群體的未來應該邁向何方?
A:現在中國的獨立設計師圈子還不太成熟,沒有很規范的行業內部條件。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很好的體系。中國是這樣,大的服裝集團沒有推設計師,而像我們這種小眾設計師又沒有銷量,感覺整體是比較脫節的。但是現在我們在成長,一直能得到反饋,也會越來越好。
像BNC和棟梁這種設計師集成店會越來越多,集團性質的大品牌也越來越看重設計師的力量,包括美特斯邦威和凡客等都在推設計師。我希望未來會有集團和設計師聯合起來做東西。
Q:你最近的計劃是什么?
A:我打算搬工作室,談兩家合作的設計師集成店。我也打算做一個showroom,半展示,半銷售,但現階段還不是特別成熟。我覺得做設計是一個收放的過程,現在還沒有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覺得還有些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