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例外(EXCEPTION)今日通過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確認本次習近平主席一行出訪四國,夫人彭麗媛所穿著的部分服裝為中國設計師馬可專門定制,并由“例外”和“無用”團隊協助制作,本次的服裝為專項定制,不會對外出售。
“例外”品牌公告全文:
1、這次彭教授部分出訪服裝為中國著名設計師馬可專門設計定制,由民族品牌“無用”及“例外”團隊配合制作。從布料到縫制、染色均貫徹環保理念,并且為純手工制作。這是對國產品牌的信任支持,也是中國設計師的驕傲和自豪!感謝國人的認同和贊譽。
2、“無用”是馬可于2006年創建的公益性獨立設計師品牌,踐行純手工制作、環保、簡樸、追求精神價值的設計理念,創立以來在國內外獲得了眾多贊譽。
3、彭教授一直喜愛“例外”品牌,是“例外”的老客戶。這是相同的品味和追求,“例外”風格是低調的時尚和個性的張揚,受到喜愛藝術性及個性設計的成功獨立女性追捧和認可。
4、此次設計及制作為專項定制單品,不在任何公開場合售賣。
關于馬可
中國服裝設計師馬可,在圈內早就被公認是天才女設計師,但她生性低調,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或接受訪問。她是東北長春人,17歲考到杭州上大學。在大學的時候,她其實主修的是模特兒專業,但是她的設計效果圖在她們班上算好的。1996年,與當時的丈夫毛繼鴻共同創立中國第一個設計師品牌“EXCEPTION例外”,之后開創了更高端的系列“無用”。“無用”參加過2007年巴黎秋冬時裝周并被賈樟柯拍成了紀錄片,并榮獲2007年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的最佳影片。
關于“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品牌
1996年,毛繼鴻與馬可合伙創立了“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品牌,從此開啟設計師品牌在中國的先河。1998年4月,“例外”品牌首次參加中國最大規模的國際性服裝博覽會——CHIC98,獲得“最佳設計”及“最佳品質”雙金獎,2002年“例外”作為國內唯一被邀請的服裝品牌參加了“2002年巴黎成衣展”。目前,“例外”已在全國擁有七十多家連鎖店。
關于“無用”品牌
“無用”品牌由設計師馬可創立于2008年,之所以起名為“無用”,馬可這樣說道:“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做個有用的人,做個有用的物件,買個有用的東西,是否有用甚至已成為我們做事的前提。 但眼前的有用和未來的價值往往不同,我想做些眼前未必有用但以后會有價值的事,我想把人們眼中無用的東西變得有用,我想人們不再以是否有用作為取舍的原則。我喜歡無用,才能賦予它新的價值。價值從不在物件本身,而在使用的人。”
與其說“無用”是一個品牌,不如說是馬可的一種藝術表達方式。在“無用”的品牌中,幾乎所有的衣物都采取了超碼、做舊的處理,絮亂的纏繞和粗糙的縫制。她的衣服都是純粹手工與天然的制成,是傳統技術的延續與活化,她透過自己親手縫制的衣服,邀請人們拋開消費的態度,珍惜手工之物的稀有性與感情。 馬可說:“衣服就是皮膚之外,跟皮膚最親近的一層東西,它的價值在于情感的傳遞和表達,在這個意義上,所謂的流行、時尚都是不重要的。”
1、這次彭教授部分出訪服裝為中國著名設計師馬可專門設計定制,由民族品牌“無用”及“例外”團隊配合制作。從布料到縫制、染色均貫徹環保理念,并且為純手工制作。這是對國產品牌的信任支持,也是中國設計師的驕傲和自豪!感謝國人的認同和贊譽。
2、“無用”是馬可于2006年創建的公益性獨立設計師品牌,踐行純手工制作、環保、簡樸、追求精神價值的設計理念,創立以來在國內外獲得了眾多贊譽。
3、彭教授一直喜愛“例外”品牌,是“例外”的老客戶。這是相同的品味和追求,“例外”風格是低調的時尚和個性的張揚,受到喜愛藝術性及個性設計的成功獨立女性追捧和認可。
4、此次設計及制作為專項定制單品,不在任何公開場合售賣。
中國服裝設計師馬可,在圈內早就被公認是天才女設計師,但她生性低調,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或接受訪問。她是東北長春人,17歲考到杭州上大學。在大學的時候,她其實主修的是模特兒專業,但是她的設計效果圖在她們班上算好的。1996年,與當時的丈夫毛繼鴻共同創立中國第一個設計師品牌“EXCEPTION例外”,之后開創了更高端的系列“無用”。“無用”參加過2007年巴黎秋冬時裝周并被賈樟柯拍成了紀錄片,并榮獲2007年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的最佳影片。
1996年,毛繼鴻與馬可合伙創立了“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品牌,從此開啟設計師品牌在中國的先河。1998年4月,“例外”品牌首次參加中國最大規模的國際性服裝博覽會——CHIC98,獲得“最佳設計”及“最佳品質”雙金獎,2002年“例外”作為國內唯一被邀請的服裝品牌參加了“2002年巴黎成衣展”。目前,“例外”已在全國擁有七十多家連鎖店。
“無用”品牌由設計師馬可創立于2008年,之所以起名為“無用”,馬可這樣說道:“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做個有用的人,做個有用的物件,買個有用的東西,是否有用甚至已成為我們做事的前提。 但眼前的有用和未來的價值往往不同,我想做些眼前未必有用但以后會有價值的事,我想把人們眼中無用的東西變得有用,我想人們不再以是否有用作為取舍的原則。我喜歡無用,才能賦予它新的價值。價值從不在物件本身,而在使用的人。”
與其說“無用”是一個品牌,不如說是馬可的一種藝術表達方式。在“無用”的品牌中,幾乎所有的衣物都采取了超碼、做舊的處理,絮亂的纏繞和粗糙的縫制。她的衣服都是純粹手工與天然的制成,是傳統技術的延續與活化,她透過自己親手縫制的衣服,邀請人們拋開消費的態度,珍惜手工之物的稀有性與感情。 馬可說:“衣服就是皮膚之外,跟皮膚最親近的一層東西,它的價值在于情感的傳遞和表達,在這個意義上,所謂的流行、時尚都是不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