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棉花、繭絲價格大幅波動之苦的紡織企業,眼下正越來越青睞于一種更具成本優勢、名為“聚酯纖維”的化纖面料。由于該類面料主要由回收的廢舊塑料瓶再生、制造,廢舊塑料瓶的收購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今天上午,記者在杭州西湖區招福廢品收購站遇到陳先生時,他正在清理剛剛從居民家里收來的廢舊塑料瓶。陳先生告訴記者,眼下,各類廢舊物品中漲幅最大的莫過于各類廢舊塑料瓶,“現在一個小的可樂瓶回收價格要1毛一個,大的則要2毛一個。如果跟去年夏天比,漲了近一倍。”回收來的各類廢舊塑料瓶變現途徑也是最省事的,“攢到一定量,打個電話,就會有大的化纖廠直接上門收購。”
“化纖廠如此青睞廢舊塑料瓶,主要是因為這些廢舊塑料瓶可以通過復雜的工藝制成滿足紡織制品所需要的纖維,織成需要的面料,進而制作成服裝。”浙江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秘書長朱慶榮說。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廢舊塑料都可以做成紡織纖維。“受具體成分所限,目前最符合再生制造要求的,主要是國內大多數企業選用的可樂瓶和礦泉水瓶。”
那么,這類用廢舊塑料瓶制成的衣服是否安全?中國塑料工業加工協會曾經對此有過長時間調研和考察。最后給出的答案也是肯定的。“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聽說過與之相關的健康損害事件。而且,再生流程中的熔融過程,是一個絕佳的消毒滅菌過程,幾乎可以殺滅所有對人健康有害的病菌。”朱慶榮說。
事實上,用廢舊塑料瓶制做衣服,在業內也早已不是秘密。溫州服裝商會會長鄭晨愛告訴記者,去年夏季的南非世界杯,包括了羅納爾多、羅比尼奧和樸智星在內的多名世界頂級球員都是穿著用廢舊塑料水瓶材料制成的球衣上場參加比賽的。每件球衣使用了相當于八個可再生的塑料瓶材料。
在成本上,化纖面料和用純棉和蠶絲制成的面料相比,價格也更具優勢,但具體要以摻入的比例而定。
除了直接制作成服裝面料外,廢舊塑料瓶生產出的化纖纖維還被廣泛地制作成各類填充物,比如制成枕芯,織成地毯等。“現在國內有些廠家生產的短纖維產品,不但非常柔軟、細滑、保暖,而且還不吸潮,可以全面替代羽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