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高傲的奢侈品排隊赴港上市,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也放寬了進口條件,這至少可以說明中國奢侈品市場前景非常可觀,且將有越來越多的奢侈品品牌在這個市場上展開角逐。大牌來了,與家紡行業相關嗎?不要忘了奢侈品品牌素來就不是單向性發展的,它總是在成熟后開發出更多產品系列,在不同領域演繹出更多品牌。
奢侈消費波及家紡市場再所難免
據全球奢侈品市場報告顯示,若將中國消費者在海外的購買力計算在內,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該份報告指出,2010年中國機場免稅店和飛機上的免稅奢侈品銷售總量達160億歐元。而預計,到2023年中國將形成一個318億美元的奢侈品市場,占全球奢侈品銷售的31.6%。不難預測,這將波及家紡市場,奢侈家紡品牌將慢慢走近中國消費者。
蘇州的范思哲(Versace)家居用品旗艦店率先打開了奢侈品家居市場,其規模和奢華程度讓眾多國內家紡品牌難以望其項背。目前,在北京各大高檔商場都可以找到Calvin Klien Home家紡專柜,其簡約卻飽含質感的風格使其得到很多消費者的擁護。甚至在北京新光商場家居產品打折時,該品牌毛巾被瘋搶,因為其折后的價格比本土高端品牌毛巾僅貴了十幾元。更有熱衷于在網上“曬奢侈品”的網友將英國品牌Wedgwood列入與LV、Dior等品牌齊名的購物清單。
奢侈家紡的潛力不可小覷,隨著奢侈品概念的深入與普及,中國高端消費者可能不再滿足于對奢侈品品牌的服裝、包、鞋、配飾等個人產品的購買,還將對整體的生活品質有更高層次的需求,那時,奢侈品品牌絕不會輕易放棄這塊蛋糕,他們甚至會從現在起慢慢培養潛在的家紡市場。
國際品牌目前不具備市場優勢?
在很多國人和中國家紡企業眼中,國際品牌并不會對中國家紡品牌構成威脅,至少不會對中低檔品牌構成威脅。此話倒是不錯,中低檔品牌市場壓根就不是國際大牌希望擠占的市場,但是他們忽略了的是,當奢侈品家紡成為高端消費者的首選時,高端本土家紡品牌就有可能變成消費者的第二選擇,也就是被打入次高端消費市場,依此類推,每個等級的品牌都有可能“被降級”。另外,國際品牌的到來,難免會產生“跟單、原單、A貨”問題。就像目前的提包市場,很多消費者寧可選擇假的LV,也不會購買同等價位或稍貴一些的本土品牌。為什么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就是輿論效應、從眾心理,當名牌變得盡人皆知時,自然成為眾人追逐的對象。
之所以目前國際品牌還沒有對國內家紡品牌構成威脅,原因有三。第一,家紡市場不夠成熟。消費者對不對外人展示的生活用品還沒有太高質量、品質的要求;第二,價格懸殊大。一套國際品牌的家紡產品起步價均在8000元~10000元之間,而國內高檔品牌的均價也不過三四千元,中檔品牌的均價均在1000元左右;第三,國際品牌對國內市場并不熟悉,如在渠道、消費群體的喜好等方面還在進一步摸索。
誕生于1759年的Wedgwood品牌,由被尊稱為英國陶瓷之父的Josiah Wedgwood創辦,該品牌生產的瓷器被英國皇室選用至今,多個國家的王公貴族都是Wedgwood的忠實擁護者。近年來,該品牌開始著手生產家紡產品,將瓷器上的經典紋樣復制到床品上,同樣透露出貴族氣質。該品牌于去年8月參加中國國際家紡展,受到廣泛好評。不大的展位,卻將品牌的雅致展示得淋漓盡致。該品牌營運行銷經理許文蔚說:“我們剛剛來中國兩年時間,在目前來看,中國市場對進口品牌的消費力是非常大的,中國消費者慢慢認識到奢侈品的本質在于生活的品位,以往名牌包、手表、車,這些外在的產品受眾人追捧,慢慢的,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意識到我們在家里的時候也同樣需要講究品質。”
意大利制造亮點在于質比量重要
無論是服裝還是家紡,只要標有“意大利制造”字樣,身價立即翻番。身為英國品牌的Wedgwood同樣是在意大利生產,而且這成為品牌的重要優勢之一。“我們的產品全部是意大利制造。這也是我們與國內品牌最大的區別,并不是說國內的工藝沒有意大利好,事實上,中國的工藝已經越來越好,技術在不斷提高。中意的最大區別是,意大利的工廠十分注重質量,會因為質量而放棄數量,太多的訂單他們并不接受,但是在國內,廠家會因為量大而放松質量要求。國際產品的質感通常要好很多,對紡織產品,最重要的是看水洗后的效果,我們就敢對消費者保證,洗后的產品依舊如新。”許文蔚這樣表示。事實上,一味追求產量會產生更多的殘次品、不合格產品,這也造成了使國際品牌困擾不已的“原單”問題。廠家要求將不合格產品銷毀,卻有人偷偷將其帶出廠再進行售賣,造成市場混亂。
他還說:“國際品牌的優勢還在于歷史背景,他們通常具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忠實顧客多,代代相傳、口口相傳。雖然品牌會考慮時尚元素,但是風格始終如一,經典的圖案更容易降低淘汰率。Wedgwood體現的是英式風格,一些小花帶來田野鄉村的感覺,非常淡雅。這個品牌本身是做瓷器的,把瓷器的經典圖案延伸到床上用品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還有值得中國家紡品牌思考的是,由于大部分國外品牌由中國代理商代理進入市場,因此并非全線產品進入到中國,而是率先采用了買手制對其產品進行篩選,選出最符合市場需求的進口。近年來,家紡品牌集合店、買手店概念日漸興起,家紡協會與博洋家紡合作的品牌集合店已于寧波開業,這或將是品牌今后發展的又一重要渠道,國際品牌擁有先天優勢先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