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武漢廣場舉行的夏季時裝周上,武漢廣場董事長陳軍透露,今年夏季調整柜臺時,他們除了淘汰品牌外,樓面布局將“大變臉”。
陳軍說,今后,女裝三個樓層,不再按年齡段分少女、少淑層,而是按價格分品質型、風格型和時尚型。
這意味著,最貴的女裝都集中在二樓,越往上走,服裝定位越時尚年輕,價位相對更便宜。
為突出二樓品質女裝,武漢廣場改變過去四五十平米小柜臺營銷模式,全部改為二三百平米的精品店,預計每個柜臺年銷售額在1500萬~2000萬。
按傳統百貨布局,一樓以化妝品鞋品為主,二樓以時尚少女裝為主,三樓以少淑裝為主,四樓以品牌男裝為主。但最近幾年,武漢百貨商場紛紛打破傳統格局謀變。
以武漢國際廣場為例,率先把男裝放在商場一二樓,改變過去百貨業“重女輕男”的習慣。一般百貨商場女裝品牌比男裝多、女裝經營面積遠遠多過男裝――百貨商場里這一傳統也在變,男裝開始搶占女裝的銷售區域。
而世貿廣場則把鞋品請上六樓,亞貿廣場把銷售業績不錯的運動休閑請上五樓。
亞貿廣場相關負責人說,該商場的顧客群中大多是年輕人,休閑服飾消費能力很強。這樣,顧客到5樓購買休閑服飾時,就會“順路”帶動樓下的少淑裝、時尚女裝、男裝的消費,即“淋浴式”促銷。
到底把賣得最好的商品放上樓,還是放下樓,才能提高賣場的整體業績?多數商場人士表示,都在嘗試摸索階段,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這都凸顯出商業競爭激烈,百貨商場在謀求錯位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