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一場瘋狂的虛擬排隊活動在中國悄然開展,并迅速引發網絡熱潮。在優衣庫與人人網合作推出的“UNIQLOLuckyLine”網上排隊活動中,參與者用自己的人人網賬號登錄活動頁面,選擇一個卡通形象,和其他人一起在優衣庫網絡虛擬門店前排起一串長隊,就有機會獲得iPhone4、iPad、旅游券、特別版慶祝T恤、九折優惠卷等禮物,這些都為排隊者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在此之前,優衣庫先后在日本和臺灣舉行了同樣的活動,分別創下14萬和63萬人次參與的紀錄。
優衣庫排隊活動受到如此追捧的原因,除了豐厚的獎品,充滿互動的體驗營銷模式更讓消費者樂此不疲,短短一周時間,這次網上排隊活動已經有超過93萬人次參與。“怎樣讓消費者參與活動,一直是網絡活動策劃中很令人頭疼的問題。”在DDB互動創意副總監曹允看來,LuckyLine的本質還是注冊參與抽獎,但由于加入了體驗元素,受眾的參與熱情和獲得趣味都大大增加。
美國未來學者阿爾文·托夫勒在《未來的沖擊》一書中預言:在經歷了幾千年的農業經濟,幾百年的工業經濟,幾十年的服務經濟后,體驗經濟將是最新的發展浪潮。
和規模經濟尋求低價不同,體驗經濟反其道而行之,會把量身定做的個性化消費和值得回憶的消費過程一起“搭賣”。體驗經濟玩的就是時尚,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它,但每個擁有它的人都會獲得不同的體驗。
事實上體驗通常正是由于對事件的直接觀察或是參與造成的,不論事件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體驗會涉及到顧客的感官、情感、情緒等感性因素,也會包括知識、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
在“體驗”的路上,優衣庫無疑拿捏得恰到好處并且遠遠走在了中國品牌前頭。不過與國際大牌同場競技的好處之一就是,成功的例子就在眼前。
去年,主推英倫格調的男裝品牌愛登堡宣布啟動“第三代終端模式”的新體驗零售終端戰略。
“公司將對目前的1500家連鎖門店的舊式營銷網絡進行新體驗零售終端升級改造,拓展新銷售渠道。”愛登堡執行副總裁李明欣說,“未來,我們要強調新消費體驗終端形態,讓消費者在購物時能夠體驗到一種家的感覺,比如在店鋪中融入家居用品、餐具、沙發等,每一種家居產品都會出售。”
公司的體驗零售終端EdenboCLUB概念店,分成上下兩層,一二層櫥窗完美銜接,一樓零售格局主要銷售商務男裝、都市男裝以及各種配件精品,另有VIP貴賓服務;二樓則銷售戶外男裝、運動男裝,休閑區域則體現愛登堡對生活及獨有性的追求。顯然,愛登堡力圖通過產品和銷售上下游的契合改造完成品牌戰略整合。
白領也在第六代“生活方式店”中注重了目標群體的生活細節,引入“衣吧”概念,在店堂內增設水吧和休息區,并提供新聞及時尚資訊。當顧客端起酒水,靜心品味白領氛圍的同時,也對白領的品牌內涵有了更深的領悟。
公司還計劃將更多高科技元素引入店堂,以使購物環境更加貼合目標消費群──高層管理職業女性──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場景,在賦予終端藝術性的同時獲得顧客更多感情共鳴。許多客戶因而把在白領購物看成一種享受,甚至把陪同朋友來白領購物看成一種社交或公關。
而在貓人的生活體驗館里,形象顧問會針對每一位顧客提出各類服飾多樣化的搭配建議,給客戶建議最適合她們的內衣款式搭配。“貓人從來不是在販賣內衣,而是在推廣一種時尚、性感的現代生活方式”,公司董事長游林說,“貓人將在增加銷量的同時,與消費者形成牢固的品牌信任。”
這些做法都很符合哥倫比亞商學院國際品牌管理中心創立者伯德·施密特的觀點:他在《體驗式營銷》中認為,所謂體驗式營銷是站在消費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關聯五個方面,重新定義、設計營銷的思考方式。此種思考方式突破傳統“理性消費者”的假設,認為消費者消費時是理性與感性兼具的。
因為顧客購買的雖然是服裝,但真正追求的卻是服裝所顯現的內心思想、情感語言和個性形象。雖然離發展成熟可能還有待時日,但在這個消費主義和體驗主義盛行的時代,服裝企業無疑應該下這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