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工商局市場處處長高岷舟告訴記者,本次兒童服裝監測,重慶市工商部門在渝中區、沙坪壩區、萬州區、北碚區、長壽區的7戶銷售者處抽樣,檢測了廣東、上海、四川等地的11戶生產者生產的童裝。經委托重慶市纖維織品檢驗所檢測,有13組樣品不合格。
監測中發現的主要不合格項目為成分含量、耐摩擦色牢度等。
據工商部門介紹,服裝的成分含量不合格,是指商品明示的成分含量與實際含量不相符。例如,商品明示成分含量為棉、滌綸和氨綸,而實際檢測結果僅為棉和氨綸。
色牢度不合格,是指商品的實際質量指標,沒有達到產品標準相應等級的要求。例如,按照標準,兒童服裝、學生服的耐摩擦色牢度要≥3級,若低于3級,則服裝比較容易脫色。脫色不僅影響服裝的使用年限,且服裝上的染料可能會轉移到人的皮膚,在細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誘發皮膚疾病。
目前,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將依法對本次監測中質量不合格商品的銷售者進行處理。
提醒
消費者購買童裝時,除考慮式樣、價格外,還應注意:
1.盡量購買標識齊全的童裝產品,質量比較有保障。
2.購物后應保留憑證,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可持憑證向工商部門投訴。
(重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