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麥考林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敲鐘儀式,紅杉資本、沈南鵬等字眼或許再度成為華爾街新熱點。
昨日晚間(10月26日)獲悉,麥考林上市正式獲批,于美國時間10月26日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國內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電子商務企業。公司正式掛牌交易發行價為11美元,計劃募資1.29億美元。
“麥考林遠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將一定程度掀起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的上市潮。”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亞男表示。
計劃融資1.29億美元
麥考林是一家專門向城市年輕女性出售服裝和飾品的企業。目前,麥考林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營收主要分為網購、郵購和門店零售三大渠道,目前在中國服裝類B2C電子商務企業中排名第二,僅位于凡客誠品之后。
麥考林披露的招股書數據顯示,麥考林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三年的凈利潤分別達到411.2萬美元、355.2萬美元和721.2萬美元。截至今年上半年,麥考林旗下運營著的麥網(M18.com)的網站擁有約210萬活躍用戶,實現凈收入1.08億美元,同比增41.6%;凈利潤253萬美元,同比下滑37.7%。
麥考林公司此次首次公開招股將以每股11美元的價格出售1174萬股美國存托憑證,每股美國存托憑證相當于7股普通股。麥考林募集資金約1.29億美元。該公司此前的發行價定價區間為8美元~10美元。
麥考林表示,此次募集資金中的1500萬美元將用于增強電子商務基礎設施,2950萬美元將用于建設新的物流中心和倉庫,650萬美元用于店鋪的改善,剩余資金將用于企業日常運營。
“從宏觀上講,麥考林是中國首個赴美上市的B2C企業,這說明中國B2C的市場已得到資本界的認可,未來的資本環境會更加成熟。”易觀國際電子商務分析師陳壽鳳表示。
“上市給麥考林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可能是有充裕資金去拓展更多業務。現在公司可以更多去考慮自己的盈利能力和結構的均衡性,即公司制定出未來的戰略,而不會有風投去介入它的戰略。但這個影響還不足以讓它在短期內快速成長,超越像現在的當當網、京東等規模企業。凡客還處于爆發期,雖然目前尚未上市,但在未來資金條件充裕的情況下,它的成長速度不是麥考林能夠超越的。”易觀國際電子商務分析師陳壽鳳表示。
“幕后推手”紅杉資本或為贏家
經過多年的市場開拓和消費者教育,中國電子商務B2C市場蓬勃發展,同時逐漸成為風投等資本關注的焦點領域之一。
清科數據顯示,2006~2009年中國電子商務B2C行業及相關領域共發生投資事件95筆,涉及企業44個,披露投資金額6.04億美元。截至2010年第二季度,B2C行業領域已經發生16筆投資事件。
“B2C的模式需要強有力的資本巨額融資來支持,幫助企業提升服務水平、倉儲物流、體系的建設。風投的盈利模式是希望企業上市,從而成功實現套現目的。麥考林事實上是需要資本的支持,未來當風投退出后,麥考林可能更多通過上市公司的背景獲得融資,這相對于其他B2C的企業來說是有優勢的。”陳壽鳳表示。
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自成立至今,麥考林已完成三輪融資,共獲得約12227萬美元融資額,業績也是一路看漲。其中,麥考林的主要投資者包括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
2008年,紅杉資本出資近8000萬美元收購麥考林,沈南鵬加入麥考林董事會并擔任董事長。同時,于1996年投資投資4500萬美元成為麥考林控股股東的華平投資正式退出。招股說明書顯示,上市前紅杉資本持有約2.53億普通股,持股比例占總股本的75.9%。
“從投資的角度看,大部分的風投不會考慮商業模式本身能給用戶帶來什么價值,他們只考慮這種模式在中國市場環境中的成長性。風投希望這些企業拿到投資后,很快占據市場的領先地位,最終像麥考林那樣上市,最終獲得利益。而企業本身的思路和風投的并不一樣,企業需要資金,更多的是從商業模式方面進行考慮,如何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占有市場領先地位。這就是目前大部分管理層和投資方的矛盾沖突。”陳壽鳳表示。
對麥考林的上市,從某種程度上看,紅杉資本是麥考林IPO的“幕后推手”,沈南鵬儼然成為“點石成金的大師”。今年,沈南鵬曾帶領高德軟件和鄉村基赴美上市,麥考林作為年內沈南鵬和紅杉中國投資下第三家赴美上市的公司,這一切都離不開沈南鵬的資本運作。
對此,沈南鵬公開表示,“我相信資本市場能接受一家上市公司有嚴格的考量,麥考林能夠順利上市,說明了公司商業模式的成功,而不只是它的利潤。今年初開始有上市計劃,業務則按照一貫的步驟在進行,沒有刻意調整,也沒有刻意去做第一家在美上市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紅杉資本將作為長期投資者支持企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