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服裝史就是一部完整的性史,面對文人墨客對歷史人文描寫而來的正史和流傳于民間的野史,從人本身欲望出發的性史要更真實更靠譜,大約是人的身體反應要比思想思考更真實的緣故。男裝也打著中性的口號,堂而皇之的吸引帶著胭脂味的男人掏銀子。
現如今,不光是老爺們兒帶著娘兒氣,能靠漂亮的外形賺錢,更令人恐懼的是越來越多的男裝品牌表現出嚴重的娘兒氣,扭扭捏捏,涂脂抹粉,全然沒有絲毫硬氣。
在這部以服裝作為遮蓋的性史中,色情、性感、欲望等詞匯似乎離男人很遠。但是看過服裝背后的東西,就能夠知道,幾乎每個時代的流行,都是從男人的情欲需求開始的。只不過因世界各國爺們兒從古到今的權勢,以及扣在臉上裝出道貌岸然的體面所需,男人的猥瑣被掩藏起來,而男裝表達的與情欲有關的內容也被扣以時事、人文的大帽子而冠冕堂皇。
而男裝的變化,直接反映了社會生活乃至性活動,男人隨著男女平等口號的地位下降,男色也成為情色文化的主流之一,性別的界限在性文化中開始模糊,直接讓服裝失去性別。而21世紀以來流行的休閑風格男裝越來越簡單,幾乎千篇一律,卻是男性壓抑心理和性被動角色的“時尚”寫照。
現在,全國各地的男裝品牌已經轉向對各種各樣男人的臉和軀干感興趣,搔首弄姿的男人們大量出現在央視或地方衛視的品牌廣告中。當然,經過了幾年發展,對于中國男裝企業而言,對帶著娘兒氣的男人,選擇范圍比若干年前浙江同行多出很多。
營銷學家對男裝品牌著力打造的面子工程,稱之為效應營銷的一種,但是沒有一個品牌能夠公布確切的數字說明,請了各種代言人之后,變得越來越女性化的男裝其市場占有率、產品質量、利潤率等指標的增長數額,那是一個大家心知肚明的秘密,佛曰:不可說。
溫州模式在幾年后改制,就變得非常正常,不潛心修煉內功的品牌,只通過學著煙花女子打扮面子,終究是難以長久。古人云,女子三分色七分態,也沒有將衡量好女子標準中色相看得多重,而隨著男色現象的興起和男裝中性化的流行,反倒是男裝隨著男人開始把娘兒氣作為換錢的本錢。幸好,還沒有哪個牌子中性到直接讓男消費者穿女裝或請女明星代言,否則,那可真的是娘兒到家了。
國內男裝品牌開始隨著男色的興起打扮自己,下力氣在面子問題上,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溫州、寧波兩地,當時號稱中國大陸消費者能看得到的明星都能在品牌宣傳冊中見到,至今很難知道當時明星的臉帶來了多少品牌的銷售額和利潤率,很明顯,之后明星的市場價格持續走高,與之不無關系。
(全國男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