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1月5日訊 2009年,山東服裝業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和挑戰的嚴峻形勢下,逆市發展,企穩回升。全省1―10月份服裝生產增長1.65%,工業增加值增長27.29%,銷售收入增長23.86%,利稅增長21.45%,利潤增幅19.72%,投資保持一定增長勢頭。
山東實現了服裝經濟企穩回升態勢,很重要的原因得益于服裝協會提高了服務效能,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2009年,以服裝出口為主的山東服裝業,盡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度影響,面臨著市場萎縮、生產成本增加、出口下降等諸多不利因素,經濟運行一度嚴重受挫,行業發展十分艱難,但山東服裝業整體上沒有出現大的波動,穩定持續發展仍然是主旋律。近日,記者從山東省服裝行業協會在煙臺山東舒朗集團召開的山東省服裝行業協會常務理事擴大會暨自主品牌建設現場會上獲悉,2009山東服裝經濟運行良好,實現了全省服裝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呈現出三大增長一個略降的特點。
三個增長是:一、服裝產量微長,附加值增長。2009年1―10月份,按山東省統計口徑,1599家規模服企生產服裝23.95億件,同比增長1.65%;工業增加值完成287億元,同比增長27.29%。二、利潤回升,盈利能力提高。1―10月份,全省服裝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124.8億元,同比增長23.86%;實現利稅108.5億元,同比增長21.45%,其中利潤總額68.5億元,增幅19.72%。三、投資不減,保持增加勢頭。截止8月底,全省服裝工業技術改造已竣工項目20個,計劃固定資產投資18.28億元,實際完成18.45億元。可為行業新增銷售收入38.5億元,利潤3億元、稅金1.99億元。另外,在建項目35個,項目總投資26.09億元。
一個略降是:服裝出口略有下降。1―10月份,全省服裝出口創匯62.54億美元,同比下將1.8%,但降幅與全國降幅11.3%相比,低10個百分點,值得指出的是,從第三季度開始呈現增長。
2009年,山東服裝業之所以能在逆境中取得平穩發展,這與山東省服裝行業協會在“危”機下提高服務效能,與企業共渡時艱,共施應對舉措是分不開的。主要表現在:深入調研,落實、實施服裝產業規劃。
協會在對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淄博、濟寧等地的多家重點大型企業及產業集群調研的基礎上,編制了總投資115億元的94個重點項目的2009―2011年《山東省服裝產業調整振興意見》,并且省政府批準由省政府發文下到全省各地市。
為了抓落實促實施,協會著力拉好重點扶持的五個單子:一是應對危機,保增長的技術改造項目單子;二是10家創建國內一流水平的企業技術中心的單子;三是20家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自主品牌的單子;四是15家中國名牌和12家中國馳名商標的單子;五是50家山東名牌和60家山東著名商標的單子。把行業振興目標所提出的服裝產量、出口創匯、裝備的先進水平和培育的各類品牌目標逐一分解落實到重點地市和重點企業、集群,并逐個企業制定出更加具體的實施計劃以及包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