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12月25日訊 每生產一件針織服裝,成本從原來的7元左右減至1元多。這是嵊州共和針織服裝有限公司一項技改投資帶來的效益。該企業負責人透露,這項投資500萬元的技改項目,將給企業帶來兩倍利潤。
“共和針織”是一家專業從事針織服裝生產、銷售的出口企業,現有員工400多人,擁有傳統針織橫機300多臺。由于受設備手工操作限制,每臺設備在運轉時需要一個人看管,不但生產效率低下,勞動力成本也相對較高。面對送上門來的一些訂單,企業只能通過外發加工,但產品質量難以控制,企業利潤也有流失。與此同時,本地及外地一些同類型企業由于上馬新設備,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
不進則退!今年9月底,面臨資金壓力的“共和針織”在紹興萬豐擔保有限公司的幫助下,籌資500萬元引進了40多臺全自動電腦橫機。今年11月,新設備正式投產,月產量達到3萬件。
該公司負責人樓俠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300多臺手工橫機,需要300多個操作工人,按照當地70元/天的工資水平計算,光職工工資每天就要2萬多元,每月為60多萬元。技術改造后,現在一個職工可以看管6臺設備,如果設備總量不變,相當于節省了5/6的人工成本,那么每個月的工資成本僅10多萬元。
另外,原來由于老設備靠手工操作,設備利用率低,一般一天只上一班,現在新設備完全可以采取“三班倒”工作,相當于設備產能增加了兩倍。這樣一來,以前外發的訂單大多數都可以自己消化了,不但產品質量得到控制,而且一些中間費用也不再流失。樓俠平預測,明年企業的利潤起碼高出今年兩倍以上。他表示,等資金寬裕了,還將進一步擴大企業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