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名鎮的華麗轉身
“帶著防護鏡和口罩,穿著特別定制的保護衣服,拿著噴槍進行生產。這種景象只有在牛仔行業的生產車間里才看得到。夏天的時候因為太辛苦,員工流失率特別高。趕貨的時候,員工要馬不停蹄地加班。”這是不少人印象中的牛仔行業。
一直以來,牛仔行業都被定義為勞動密集型行業。不過,從今年開始,牛仔這個紡織服裝行業被重新定位。今年4月,國務院正式發布《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下稱“《規劃》”)。《規劃》特別明確了紡織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這次定位釋放的積極信號成為最根本推動服裝行業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政策保障。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表示,《規劃》的出臺,對紡織工業的發展來說不是“強心針”,而是“促進劑”。
增城市政府官員對新塘牛仔的認識也迎來了轉變。增城市經貿局官員張先生表示,以前將新塘牛仔視作夕陽行業,現在是時候改變觀念了,牛仔行業應該屬于朝陽行業。
兩年前,增城市風風火火地掀起牛仔行業整改工程,希望重點發展高科技行業。已落戶增城的廣州本田汽車,“2000多名員工創造的產值就高于整個牛仔行業2000多家工廠的產值”。新塘牛仔廠曾經一度處于尷尬的位置。
直到今年,牛仔工廠的環保問題得到有序的解決,牛仔老板的環保意識得到普遍提高,新塘牛仔業的發展才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新塘鎮在經歷“村村點火、鎮鎮冒煙”的粗放式經濟發展之后,走上一條低能耗的產業發展道路,并在今年榮獲“中國綠色名鎮”稱號。
重金投入打響區域品牌
新塘鎮經濟服務辦主任林衛平表示,今年新塘牛仔的發展工作重點并非放在擴大生產方面,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商貿方面,希望培養新塘牛仔業的自主知名品牌,走向國際。
去年,新塘牛仔業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評為“中國百佳產業集群之牛仔服裝產業集群”。雖然新塘牛仔已經被賦予很多的榮譽,但是,“百佳產業集群”這個稱謂仍然給牛仔行業老板和新塘市政府的人員打上了一劑強心劑,肯定了他們此前走過的規劃整改道路。
“新塘牛仔的區域品牌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了,但是這是很虛的概念,現在我們需要的是新塘牛仔推出自主品牌,走向國際。”林衛平表示。
事實上,新塘市政府已經重金投入發展新塘牛仔,并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行動。
“2009中國廣州新塘國際牛仔服裝節暨第二屆中國新塘牛仔形象大使大賽”于11月在廣州降下帷幕,來自加拿大的黑人帥哥成為“牛仔形象大使”。這次大賽首次走出國門,彰顯新塘牛仔服裝產業正逐步從南國一隅的傳統服裝紡織業邁向國際大舞臺。
“2009中國廣州新塘國際牛仔服裝節之經貿洽談會”在11月舉辦,此次經貿洽談會是新塘首次舉辦,希望借經貿洽談會的平臺幫助企業走出困境,拓寬銷售渠道,在全國范圍內打響新塘牛仔服裝品牌。
以牛仔文化促進牛仔服裝產業發展,在政府的規劃指引下,逐步走向國際,這正成為新塘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共識。
增城市新塘鎮鎮委書記劉觀佑曾在公開場合對記者表示,新塘要借助現代產業格局,進一步成就其世界級牛仔服裝的國際地位,要力推兩個轉變:一是由“新塘制造”到“新塘創造”的轉變,二是由“價格優勢”到“品牌優勢”的轉變。
張先生表示,新塘牛仔的突圍,并非單純靠品牌和營銷理念就可以成功。傳統產業升級跟民族工業的利益息息相關,政府的規劃引導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現在企業的利潤收入大部分僅僅夠企業的日常運營,更加需要政府承擔起主導的角色。
與世界的差距
在離新塘這個“牛仔之鄉”僅僅十幾公里的廣州,levis、lee、wrangler這三大世界知名牛仔服裝品牌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的目光。新塘牛仔在奮力追趕,但是與世界知名品牌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目光,仍然需要經受考驗。
新塘鎮經濟服務辦主任林衛平對于這種差距,有著獨特的認識。他認為,這是因為缺乏國外同行所具有的時尚感染力和文化凝聚力,對此,除了積極引導企業走出國門,走向國際,林衛平也積極引導外國的知名牛仔企業走進新塘。
全球紡織網12月7日訊 就在11月下旬,林衛平接待了美國加州洛杉磯阿罕布拉市市長沈時康率領的訪問團。新塘鎮以牛仔為媒,與阿罕布拉市結成友好聯盟。沈時康表示,他最盼望的是新塘牛仔服裝企業培育自主品牌,以自主品牌走向世界市場。
為了提升新塘牛仔的附加值,林衛平透露,目前該市的智庫產業基地正在探討階段,預計再過三個月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框架。據了解,未來的增城服裝智庫產業基地將采用國家發改委的智庫理念,集設計、加工、展示、新材料、新工藝、生產、知識產權交易、商標交易、國際貿易、物流于一體,利用社會資源提升新塘牛仔的整體品牌。
“政府的引導固然讓新塘牛仔的發展有方向可循,但是,最關鍵的是,牛仔行業的老板也要團結起來,視振興新塘牛仔為自己的事業,才能取得更長遠的發展。”
新塘牛仔業的突圍,或許是當前中國亟待轉型的紡織服裝的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