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11月9日訊 地產服裝已經走向全國的重慶,接下來將開拓國際市場,建成西部“時尚服裝之都”。在剛召開的中國服裝產業轉移工作(重慶)研討會上,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明媛表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明年5月,我市將帶領一批服裝企業到上海與國際服裝買手“碰頭”,洽談長期合作。
重慶服裝創造三個“西部第一”
“重慶服裝產業創造了三個西部第一。”昨天,在由中國服裝協會和重慶市政府主辦的中國服裝產業轉移工作(重慶)研討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明媛表示,去年我市生產了4.84億件服裝,其中每年生產500多萬件羽絨服,占全國產量的十分之一。重慶女裝和羽絨制品已經成為西部最大最強的生產基地,服裝產業規模達到西部第一。
此外,我市還擁有20多所開設了服裝藝術設計專業的高等院校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每年培養服裝高級專門人才1000多人,“設計能力西部第一。”馬明媛說,我市朝天門和綠云尚都等專業服裝批發市場每年接待服裝客商超過600萬人次,采購金額超百億,專業客商凝聚力也是西部第一的。
面對現在國內“東服西移”的大趨勢,重慶承接產業轉移優勢明顯。馬明媛說,重慶市場反應快,從定款、生產到發貨,最快只需要72個小時。而現在朝天門市場已經輻射到北京、上海、廣州、溫州等全國各地,消費人群超過2.8億人,“從朝天門走向全國的服裝,有八成都是重慶本地企業制造。”
借道上海擴大國際市場
不過,馬明媛表示,重慶在承接東部服裝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必須進行改造和提升。目前重慶服裝企業的出口規模較小,僅2%左右銷往國外,不僅門類只有羽絨和皮草兩大類別,出口地區也局限在東歐和韓國。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馬明媛透露,明年5月,我市將帶領一批企業到上海參加國際紡織服裝采購交易會,與國際買手洽談合作,“主要是歐洲、美國、日本來采購皮草和針織衫的。”明年,我市還將舉辦國際服裝節,進一步打響“重慶服裝”的品牌。
“時尚服裝之都”需美女模特“撐腰”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昨天也來渝為重慶服裝企業“升級”支招。他表示,服裝產業的發展不可避免都會有一段“山寨”其他品牌的時間,但一直依靠“山寨”是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重慶要打造“時尚服裝之都”,不能只扶植服裝生產企業,包括廣告包裝、模特公司等相關的上下游行業都應該一起發展,才能把品牌打響,“一定要把重慶海納百川的巴渝文化融入到服裝中去,不要怕‘被整合’,可以把外地‘轉移’來重慶的客商也變成‘新重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