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10月23日訊 杭州絲綢女裝作為杭州的城市品牌之一,在國內一直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杭州市政府對杭州紡織女裝的扶持由此可見一斑,這也是杭州紡織女裝最近兩年來能這么快速變臉的幕后原因。2009年,為了讓絲綢業能更好地穩步上升,政府也是重拳出擊,加強提升計劃來豐滿這個傳統行業:
重拳一:出臺三年振興計劃
按照“提升一批、引進一批、轉移一批、培育一批”的要求,高度關注“產業鏈”上游的研發環節和下游的銷售環節,加快推進產業中游制造環節的低成本轉移,大力培育研發型、銷售型企業,細化《杭州市絲綢與女裝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結合國家《紡織產業振興規劃》,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將出臺并實施《杭州市紡織服裝產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1)》。
重拳二:加大投入打實基礎
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加大做好設計與研發、營銷與推廣等共性平臺建設,推進產業提升的基礎工作。2009年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將繼續支持在全國占主導地位的杭州化纖、絲綢、女裝、家紡、織造等產業集群的建設與創新,推動信息化建設,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快行業技術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同時積極推進中國絲綢城、中紡信息商務中心、四季青服裝交易中心等項目的建設與推廣,加快實施杭州四季青、武林路、蕭山文化路等服裝特色街區的改造與提升。另外,舉辦第十屆中國國際絲綢博覽會暨中國國際女裝展覽會和第三屆中國國際絲綢論壇。
重拳三:實施品牌建設戰略
選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品牌企業,通過技術進步,提高企業質量水平;通過信息化建設,提高企業的快速反應能力;通過設計創意中心的建設和完善,推動產業的升級換代;通過推進自主品牌建設,鼓勵自有品牌出口。同時,大力推進設計師發現計劃的實施,針對大專院校畢業生,舉辦2009院校服裝設計“未來之星”評選活動;針對杭州絲綢與女裝企業設計師與營銷總監,舉辦國外女裝設計師與營銷總監短期培訓和國內長期女裝設計師高級研究班,選送女裝設計師參加“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評選活動;針對培養世界一流女裝設計師,舉辦第五屆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師大獎賽,選拔6名金、銀、銅獎選手赴國際知名服裝院校進行為期1-2年的學習與研修;針對技術工人,舉辦2009(第五屆)服裝高技能暨試衣模特大賽,服裝高技能人才培訓;加強與國際時尚中心的合作,成立中外合作的時尚設計中心,引進國際設計人才,形成多層次、高素質、高技能的絲綢與女裝產業人才體系。
重拳四:接軌世博搶占市場
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提升杭州絲綢與女裝產業國際影響力,推進市場拓展的大好時機,我們將結合世博會的籌備和舉辦,舉辦系列宣傳、展示、推介活動,提升杭州紡織服裝產業認知度。2009年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根據企業特點,計劃組織杭州市絲綢與女裝企業參加香港時裝周、北京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海第六屆中國紡織服裝跨國采購交易會、西安第十三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深圳服裝交易會、臺北魅力服裝品牌展;積極鼓勵品牌企業利用目前經濟形勢進行低成本擴張,在國內外開設專賣店與專柜,拓展多元化市場,著力提高杭州紡織服裝產品的國內外市場占有率。
重拳五: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加強區縣、部門、協會(商會)、企業、知識界、媒體界之間的資源整合、優勢互補。2009年上半年,杭州絲綢與女裝成立了“產業聯盟”四界聯動,為杭州絲綢與女裝的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四界聯動主要構成是:黨政界依托現有的杭州市絲綢與女裝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架構,知識界是由中國美院、浙江理工大學、市品牌促進會、中國絲綢博物館等組成,行業界由絲綢行業協會、市服裝行業協會、杭派女裝商會、市服裝設計師協會以及行業知名龍頭企業組成,媒體界由杭州日報報業集團、中國女裝網、絲綢網、《絲綢與女裝》雜志等組成,并借助商務部、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中國絲綢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法國高級時裝工會、歐洲設計學院等國內外部門和單位的力量,形成杭州絲綢女裝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據杭州市經委負責人介紹,杭州絲綢女裝產業聯盟的成立是杭州絲綢女裝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政府職能轉變的一種探索,通過黨政、知識、行業、媒體各方面資源的整合,發揮各自的作用,結合杭州產業發展的實際,從產業研究、品牌推廣、市場拓展、國際交流、人才發現、創業創新、產業宣傳、形象推廣8個方面開展各項工作,培育多層架構、網狀聯結、功能融合、優勢互補的社會新創業主題,從而尋求產業與文化有效結合的一種方法,形成合力推動產業發展。
在政府指導下,組織應對國際貿易中反傾銷、反補貼;及時反映行業情況和企業訴求,引導企業落實產業政策;加強行業自律,促進產業有序發展。2009年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充分利用國內外、國家各部位、各協會的特有資源,在現有的較為松散的絲綢與女裝產業聯盟基礎上,建設更為緊密的絲綢與女裝產業社會復合主體--杭州市絲綢與女裝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