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第13屆寧波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開鑼,針對國際金融危機蔓延的背景,寧波服博會經過3年精心打造,不斷創新,終于實現逆勢增長,今年將有386家企業參展,增長幅度達11.8%。
對于服裝企業表現出來的參展熱情,服博會組委會秘書長、寧波市經委副主任周學明認為,行業振興規劃出臺、國內經濟企暖回升是企業踴躍參展的外因,內因則是服博會逐漸理順了較為清晰的政府主導、市場化辦展之路,連續三年“唱響”服博會創新之歌。
唱響“三四五”創新之歌
2006年是寧波服博會10周年,也是服博會改革步伐邁得較大的一年。是年展會結束后,服博會舉行了第一次執行承辦單位的公開招投標,自此,服博會邁進了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之路。
在政府主導下,2007年組委會結合產業提出了全面實施寧波服裝“三服一城”品牌核心營銷理念,即以提升服裝產業為基礎,以傳播服裝文化為精髓,以創新服博會為平臺,以建設服裝名城為目標。“三服一城”在一定程度上是第11屆服博會宣傳推廣的代名詞。
第12屆服博會期間,組委會為“三服一城”品牌核心營銷理念建立了常規化運行機制,全面構建了“五輪驅動”的產業服務體系,即舉行國際服裝產業合作(寧波)圓桌會議、舉辦服博會、推廣網上服博會、編印快報推進合作交流信息和開展“寧波服裝暨服博會萬里行”活動。
今年的第13屆服博會籌備初期,國家出臺了紡織服裝行業振興規劃,服裝企業看到了走出困境的希望和路徑。借此,“四大平臺”主旨功能出爐并得以確定,即第13屆服博會要打造成為拓市場、促調整、保增長的重要平臺,推動實施紡織服裝行業振興規劃的重要平臺,推動紡織服裝區域合作的重要平臺和國際服裝品牌展示的重要平臺。
從“三服一城”到“五輪驅動”,再到“四大平臺”,3年來寧波服博會不斷詮釋了“依托產業、服務產業、提升產業”的辦展宗旨。
服裝博覽大展雄姿
促進一線品牌地位鞏固,二線品牌崛起,三線品牌梯隊蓄勢待發,這是業界對1997年舉辦至今的寧波服博會的評價。近年來,寧波服博會連續多年獲得 “中國行業影響力展會”榮譽稱號,其服裝博覽綜合大展的地位逐漸顯現。
在服博會的歷史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寧波服裝產業的發展和變化。“男裝展”的定位,鞏固了雅戈爾、杉杉、羅蒙等中國男裝品牌的中流砥柱地位。近幾屆來,服博會變得更加有看頭,參展品牌和企業涵蓋了服裝完整的產業鏈。如今,寧波紡織服裝業也已經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和龐大的服裝產業集群。在20個中國名牌、25個中國馳名商標的“群星閃耀”中,涵蓋了男女裝、紡織、機械等類別。2008年,全市紡織服裝實現工業總產值1018.79億元,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分別占全國的8%和全省的40%。服博會的“推手”作用顯而易見。
在今年的第13屆寧波服博會上,還將舉辦2009’東盟-寧波服裝產業對接會、第二屆國際服裝產業合作寧波圓桌會議、第13屆寧波服博會全國經銷商大會、2010/2011秋冬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發布靜態展示、2009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展示等10余項專業經貿活動。
“四大平臺”貫穿服博會
圍繞“四大平臺”,第13屆服博會籌備工作措施有力、扎實有效。參展的區域更廣、企業更多、品牌更優。本屆服博會2200個展位已全部落實,其中寧波本地品牌及企業占50%,市外品牌企業占25%,國際品牌占25%。共有來自國內外的130多個品牌、386家企業參展。大型服裝企業集團有48家,其中上市公司有12家,中國名牌、馳名商標有46件,2008~2009年度中國紡織服裝業競爭力500強企業14家。
本屆服博會將既有雅戈爾、杉杉、羅蒙、愛伊美、愛爾妮、人頭鳥等寧波本土的新老品牌,也有“榮昌祥”等中華老字號以及寧夏圣雪絨、中銀絨業、北京雪蓮羊絨等市外品牌參展。國際參展商團隊繼續擴大,韓國首爾、大邱大規模組團,W.、ON& ON等20多個韓國一線女裝品牌將首次亮相;亞細亞(東盟)服裝聯盟還首次組團參展,并統一形象,以聯盟產業對接的專區形式展出。
為確保專業客商到會的數量和質量,針對今年寧波服博會舉辦的特殊背景,組委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招商:一是組織多個招商團赴各地同類展會、服裝市場面對面組織招商;二是由營銷專家組成招商團到各大城市邀請全國銷售前200名的百貨商貿企業服裝部經理以上人員到會洽談、觀摩;三是組織專門涉外人員赴國內外商聚集城市組織服裝貿易客商來寧波采購;四是召開千人全國服裝采購商大會;五是采取委托代理招商。
截至目前,已確認客商總計達到8000余名,包括全國120余家大型商場服裝部經理以上人員600余位、4500余個采購商以及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位專業人士,沃爾瑪采購部、樂購、法國歐尚、家樂福等國際連鎖超市也確認參會。百貨商場買手到會采購洽談成為一大亮點,王府井集團、華聯商廈集團、香港新世界集團、翠微集團等120多家商場將到會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