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4月8日訊 今年9月,胡繼永即將從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畢業,江南大學2009屆共有360多個貧困生,他是目前唯一一個踏上創業之路的。上周六,他又和一家美容院簽訂了制作工作服的訂單,他很開心。
懷揣五百元求學
胡繼永出生在連云港灌南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2003年他就已經考上了南京一所民辦本科學院,家里東拼西湊借了1萬元錢讓他去讀書。“那時候的學費是1.4萬一年,我當時想,就算有了第一年的學費,第二年呢?”幾天后,他辦理了退學手續,決定回家復讀。2005年,他考上了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他告訴家里人自己要到無錫上學了,但家里已經拿不出錢了,他在當地一家外貿服裝廠整整踩了兩個月的縫紉機后,帶著500元的“工資”來到了無錫。
江南大學幫他申請了2年1.2萬元的助學貸款,并減免了部分學費,雖然壓力減輕了,他從來沒有停止過努力,他給影樓發過傳單,在商場做過推銷,賣過手機,去企業做過實習生等,他說,這是以后創業的基礎。
創立自己的公司
2008年6月,他決定創建自己的公司。讓中介公司代辦注冊事項固然輕松,卻要三四千元的花費,這讓胡繼永猶豫了,他決定自己去做。“開學后我向十幾個同學借了他們的學費,湊齊10萬元錢做了注冊資金。”然后,他開始四處奔走辦理各種手續,前后整整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9月,胡繼永的“無錫永博服飾設計有限公司”在太湖科教產業園成立了,130多平方米的辦公場地,讓他覺得一切都是美好的開始。
雖然太湖科教產業園減免了胡繼永公司一年的房租,但是“水電費、物業管理費、空調費,加起來還是要三千多元一個月,而且我還購置了很多設備。”他指著房間里一排嶄新的縫紉機告訴記者:“第一個月幾乎就沒有收入,卻花了一萬多元錢。”
每天沿街找生意
2008年10月份,他有了第一筆生意――做工作服。“為了得到這張單子,我幾乎每天都去那家單位,磨了兩三個星期終于成功了,結果簽約那天還忘了帶公司的印章,人家笑我年紀輕辦事不牢靠。”他憨憨地笑著摸了摸頭發。那筆生意賺了3000元左右,他用來買了輛電動車。
“我每天開著車出去沿街找酒店、賓館、美容院之類的地方,看到有就直接進去問人家有沒有服裝要做。只要電動車能騎到的地方我就到。”雖然大部分時候,都是被人家不耐煩地趕出來,但他還是日復一日這么做,他的堅持終于得到了回報,在市區一家美容機構推銷自己時,被告知這里有一筆三四家單位都在競爭的生意,“我說沒關系,你們就當多一份選擇。當時只給我兩天時間,我們就連著兩個晚上開工趕出了設計圖紙送了過去。”幾天后,他接到了電話,對方說采用他的設計,那一刻“我信心倍增。”
要有自己的品牌
對于未來,他說自己并沒有很多想法,因為現在最重要的是讓公司盈利,“還有很多同學跟著我做呢。學校給了我太多的幫助,我有太多的人要報答,但是現在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回報辦法就是創業,然后讓我的同學都能就業。”
胡繼永的公司現在主要是幫企業單位做工作服,但他已開始策劃做一個女裝品牌,他說:“如果以后有了足夠的資金,我肯定會投入進行品牌建設,就算虧了也值得,因為這是一個服裝設計師的理想。我創業不僅是想賺錢,更想擁有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