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2月26日訊 因為模仿能力強、樣式更新快、價格便宜、質量也過關,渝版山寨服飾從去年開始橫掃全國服裝批發市場,廣州白馬服裝批發城和杭州四季青服裝批發城是全國數一數二的服裝批發市場,這里曾經是粵派、杭派服飾的天下,但如今,有超出50%的商家到朝天門進貨;曾經數年甚至數十年來都一直追捧和銷售粵派、杭派服飾,而今改道重慶拿貨的全國批發商更是數不勝數。
現象
新款今天掛出來山寨明天就上架
老王已經在朝天門屋頂花園服裝批發市場做了四五年生意。春節時,他借到沿海旅游的機會,買了五件新款女式春裝回來,然后甩給工人“比到做”。
記者在老王的店鋪里看到了掛出來的山寨版:除了黑色和白色兩款,其余三款均和原版有色差,做工還算細致,只是紐扣、絹花等配飾和原版差別較大。有兩款裙子的樣式做了修改,比原款顯得時尚,老王解釋:“我幺女兒喊工人把這款的腰改細了,又在那款的胸口上加了朵花。”據說,5件中修改過的兩條裙子銷路最好。
不過記者發現,和老王相隔幾米的另一家店鋪里,有兩條裙子和老王的貨非常相似,價格比老王家的還便宜點。對此,老王早已習以為常:“我們頭天掛出來,他們第二天就上柜了!”問老王該如何應對類似情況,老王答:“天下衣服一大抄,他抄我來我抄他”。不過,記者在許多店鋪門上看到了“同行自重,面斥不雅”這樣的告示。
沿海北方批發商改道朝天門進貨
記者在朝天門渝派精品服飾城碰到在杭州四季青做女裝批發的余煥英在歐伊洋專柜采購。據余介紹,她做女裝批發已有10多年,以前一直做廣州貨,去年下半年通過同行介紹知道了朝天門,來進了幾次貨,銷路果然好,銷售額比之前做廣州貨增長了兩三成。余稱,目前她所在的四季青批發城里,超過50%的商家都開始改道朝天門進貨了。
在廈門做服裝批發的張云根也稱,重慶服裝款式更新快、時尚,外地暢銷款一出來,快的兩三天時間就能在朝天門找到相同的,而且價格還比廣州、杭州等地的貨便宜20%左右,質量也好,沿海許多同行現在都不做粵派、杭派服飾了,專做重慶貨。
對于渝版服飾的山寨出身,這些外地批發商好像并不介意。原來,許多批發商雖然進的是重慶貨,但一拿回家就會把標牌產地改成廣州、杭州或福建,不會貼重慶的招牌。他們稱,朝天門服飾只在業界出名,對消費者來說卻很陌生,會影響銷路,而粵派、杭派服飾卻早已在全國乃至世界建立了知名度。
雖然無法統計目前渝版服飾每天的出貨量,但在渝派服飾城為批發商發貨的“小葉物流”提供的一組數據仍能說明問題:近段時間,他們每天的發貨量都在12~15噸左右,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0%以上,而在該商城從事貨運的物流公司接近20家,家家生意都爆棚。據悉,批發商來自全國各地,尤以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地居多,而之前,這些人均在廣州、福建、杭州等地進貨。
幕后
山寨流水線模式很簡單
在朝天門服裝批發市場,像老王這樣走山寨路線的老板數不勝數。規模稍大的,據說每年都會固定出游幾趟,前往廣州、福建,甚至香港等地,買些新款衣服回來照做;無錢親自外出選款的,也簡單,瞄到誰家掛了件好看的衣服,就買一件回去,隔天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服裝來。
據了解,這些批發商背后都有自己的作坊式小廠,大多都是10多個工人的規模,但分工明確:有專門抄款的,如上所述;有專門打版的,負責裁剪新樣式;有專門準備主輔面料和紐扣等配飾的;有專門縫紉的;有專門包裝的。生產步驟大致如下:由老板帶回樣式,師傅打版的同時,就有工人開始準備布料,然后裁剪、縫制、貼商標。哪種商標都有,一般是批量從外地進或者提前生產好這些商標。因操作已形成固定模式,所以,十多個工人加班加點搞個通宵,最快第二天就能出貨。
縱深
沿海企業倒閉成就重慶山寨
在渝版山寨服飾如日中天俏銷的背后,朝天門服裝行業協會會長宋顯陽卻看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機。
宋會長告訴記者,重慶服裝企業少說有3000家,稱得上規模的不過300家,而其中,僅有不到30%的企業擁有自己的研發、設計團隊,這是造成山寨服飾在重慶大行其道的最根本原因。絕大多數服裝企業只知跟風和簡單照搬,不懂研發和創新,雖然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尚可,但因未形成自己的品牌、產品附加值低,只能辛辛苦苦賺十多二十元的加工費。
宋介紹,其實山寨行為在重慶的服企中由來已久,不過從去年開始,在沿海大批服裝生產企業倒閉、停產、限產等背景下,重慶的服裝受到了空前歡迎,得以迅速躥紅。據悉,山寨服飾注重款式,不太重品牌,只要好看,都可成為抄襲對象,然后被向來穿衣時尚、大膽的重慶人一修改,自然特別受歡迎。
宋會長認為,目前已到了重慶服企們轉型的關鍵時期,如果不想辦法改變現狀,將無法擺脫“為他人做嫁衣裳”的窘境。宋還同時透露,目前不少已經有一定積累的服裝商已經看到了問題,已經開始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生產具有自身特點的產品。
建議
財政扶持本土服企創名牌
杭派女裝在全國都有影響力,毛森華認為當地政府的扶持政策重慶也可借鑒。例如,可由政府牽頭,聯合國內外高校,建立專門的服裝專家庫,為我市服裝發展提供人才培養和儲備;服裝企業的技術改造項目,優先列為重點技改項目;建立服裝產業專項發展資金,每年由市財政撥款,用于獎勵本土名企名牌;對注冊資金達一定規模的服裝生產企業,優先辦理自營進出口經營權、優先安排出口退稅等;同時修建專門的服裝產業園區等。
措施
“抄底”服裝設計人才
幾天前,朝天門服裝行業協會發布招聘信息稱,協會將代表數十家服裝企業面向全國招聘上百名服裝設計師。宋顯陽向記者透露,今年,協會將把引導和幫助服裝企業建立自己的品牌作為工作重點。宋分析,金融危機下,沿海許多服裝生產企業倒閉,導致大量熟練的技術工人和有豐富經驗的設計師失業,朝天門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吸納大量人才入渝,為提升重慶服企檔次、樹立品牌出力。據悉,招聘信息發出后,目前已有數十名來自廣州、福建等地的設計師和協會取得了聯系。
渝派服飾規劃即將出臺
昨日,渝中區區長鄧開偉向記者透露,該區專門針對渝派服飾如何發展壯大而制定的市場發展規劃最近就會出臺。鄧開偉透露,《規劃》將著重從對企業進行引導、加強對老板的培訓入手,使其樹立正確的品牌發展意識。
朝天門要建服裝后方基地
據朝天門市場管理處透露,目前正加緊與一些房地產商聯系,擬建兩個分別占地300畝和500畝的朝天門市場服裝物流工業園區,園區內將建標準化廠房、研發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培訓中心等,作為朝天門市場的后方基地。同時,借部分舊商場拆遷之機,擬在朝天門建設標志性大型商場,建立各項完善的配套服務,以便為渝派服飾品牌崛起提供發展場所。
“山寨”讓創新聞著狐臭跑
你的東西好賣?只要技術含量不高,我明天就可以有相似產品上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地把你山寨掉??我沒有花那么多成本研發,我們的性能差不多,我便宜,所以我成功;原創產品?聞山寨的狐臭去吧。這就是山寨產品的典型特征??仿、快。
山寨得最厲害的領域恐怕集中在電子產品市場,從手機到電腦,讓一度高舉品牌大旗的各路大軍潰不成軍。而在服裝等技術含量更低的領域,早在山寨詞條出現之前,已經成為了行業潛規則,搏殺在各個市場,因此,我們看到,杭粵的服裝不得不在朝天門市場讓山寨成為“正房”。
出身灰色的山寨產品,從被老百姓接受的程度和市場效果來看,盡管它有若干缺陷,但應該是區別于假冒偽劣的。不過,目前沒有對其給出嚴格的法律定義,因此,更多的時候,其便成了假冒偽劣的代名詞,其示范效應也讓市場上的假冒偽劣直接打起山寨牌。從另外的角度說,山寨產品的出現使得社會大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愈發薄弱。
有人打比方說,如果現在要查山寨是否違規,工商部門的人力配備恐怕按照軍隊進行編制也未必可以完成任務。這當然很夸張,但是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是,我們不能簡單地用道德口號高呼:山寨你別假冒、山寨你別侵權、山寨請你創新。因為在市場里,道德口號是不可信的。而市場經濟終歸是法制經濟,山寨是個新事物,只有政府部門的法規才可以真正地區分出它的底線在什么地方。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山寨的身份問題,讓老百姓知道自己是否被山寨了;讓企業知道,自己該如何應對山寨的偷襲,讓整個市場正規化、流暢化起來,從而避免創新被山寨圍剿、山寨讓創新聞著狐臭跑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