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于專業女衫市場的濮院新地標性商場―――環貿中心,在進行整體規劃之初,就與產業相關協會如服裝協會、流行色協會、服裝設計師協會建立合作關系,并與眾多知名女衫品牌達成長期戰略共識,一切為了“首席女衫交易平臺”而打造。他們誠邀國內首家專業色彩資訊機構―――西蔓色彩工作室入駐環貿。借此機會環貿中心也將西蔓色彩引入濮院毛衫產業集群,以引領毛衫文化的發展,助毛衫產業打破產業局限、尋找更大發展空間,共同參與到濮院毛衫產業的發展建設之中。在2008中國?濮院國際毛針織服裝博覽會之際,西蔓色彩的當家人于西蔓女士來到濮院,以一場《城市之尚―――色彩營銷升級未來》的專題講座,掀開了西蔓色彩與濮院毛衫產業合作的嶄新一頁。
從AIDMA法則看“第一印象”
人類正在進入一個“讀秒”的時代。有人說,21世紀最重要的武器不是原子彈,而是“舌頭”。但在新經濟條件下,最重要的武器,除了“舌頭”,還有“行頭”。
“舌頭”一說,強調的無非是溝通。但愛上網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用“眼”的時代。如潮的信息讓你看都看不過來,哪有時間去說?信息的巨大化必然帶來語言的“缺失癥”,這樣就給形象這一“無聲勝有聲”的最高級而有效的溝通手段,帶來了空前的發展。
“AIDMA”法則,源于商品學和購物心理學,描述的是人在購物過程中的心理規律。假設你進百貨商場去買衣服,你會發現自己先東瞧西看,然后被某一件衣服(Attention/引起注意)吸引(Interest/產生興趣),走進了其中的一家店;看看顏色款式,摸摸質地,發現很想試一試(Desire/產生欲望),便招呼店員協助;邊試衣,邊琢磨能不能和家里的衣服配呀、口袋錢包里帶的錢夠不夠等細節問題(Memory/搜索記憶);所有細節一旦確認通過,你就會對店員下指令,“買了!”(Action/付款行動),心儀的衣服就被拎回了家。
你會發現,如果沒有當初吸引你眼球的那一瞬間,你不可能完成對那件特定的商品的購買。那些被你無情地錯過的店里未必沒有你適合的衣服,只是因為那些商品沒有引起你的注意,便永遠地失去了機會。
第一印象,在心理學上叫“首因效應”。過去我們說它會在7至8秒內形成,并影響7年之久。現在,心理學界的探討顯示,它好像會在0.38秒內形成。無論學術結論如何,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里,電光火石間你就被人取舍的命運,看來是免不了的。
色彩營銷―――贏得市場的產品營銷戰略
色彩科學的運用,對于產品設計和陳列設計來說起著主導作用,有趣的色彩主題讓店鋪主題鮮明,陳列中較多運用色彩對比,以此設定為營銷焦點,或營造貨品陳列的色彩漸變效果,使顧客產生購物的沖動,并輕易鎖定目標商品。
店鋪的色彩規劃要從大到小,先從店鋪總體色彩規劃―――店鋪陳列面色彩規劃―――單柜的色彩規劃,這樣才能做到既在整體上掌握店鋪的色彩走向,同時又可以把握細節。
首先,分析店鋪服裝的分類特點:每個服裝品牌根據其品牌特點、銷售方式、消費群的不同,對店鋪中服裝都有特定的分類方式,店鋪的商品分類通常有按系列、按類別、按對象、按原料、按用途、按價格、按尺寸等幾種方法。
其次,把握店鋪的色彩平衡感:一個圍合而成的店鋪,通常有四面墻體,也就是四個陳列面。而在實際的應用中,最前面的一面墻通常是門和櫥窗,實際上剩下的就是三個陳列面―――正面和兩側。這三個陳列面的規劃,要既要考慮色彩明度上的平衡,又要考慮三個陳列面的色彩協調性。店鋪陳列面的總體規劃,一般要從色彩的一些特性進行規劃。如根據色彩的明度的原理。將明度高的服裝系列放在店鋪的前部。明度低的系列放在店鋪的后部,這樣可以增加店鋪的空間感。對于同時有冷暖色、中性色系列的服裝的店鋪。一般是將冷暖色分開,分別放在左右兩側,面對顧客的陳列面可以放中性色,或對比度較弱的色彩系列。
最后,制造店鋪色彩的節奏感。一個有節奏感的店鋪才能讓人感到有起有伏,有變化。節奏的變化不光體現在造形上,不同的色彩搭配同樣可以產生節奏感。色彩搭配的節奏感可以打破店鋪中四平八穩和平淡的局面,使整個店鋪充滿生機。店鋪節奏感的制造通常可以通過改變色彩的搭配方式來實現。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和諧,服裝陳列的色彩搭配也是如此。在店鋪中商家不僅要建立起色彩的和諧,還要和店鋪中的空間、營銷手法和導購藝術等諸多元素建立一種和諧互動的關系,這才是色彩營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