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10月21日訊 從順德區財政局獲悉,順德紡織服裝業提早“過冬”,為幫助企業盡快走出困境,該局日前聯合順德區經貿局對全區紡織服裝企業進行了抽樣調查,眾多紡織服裝企業老板呼吁提高出口退稅率以減輕企業負擔。
企業面臨很多困難
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1―9月中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369.4億元,較2007年同比增長8.12%,連續8個月回落。資深人士分析認為,如果結合匯率變化,從今年6月以來,中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實際上是呈現負增長的。
紡織服裝是順德的八大支柱產業之一,均安、杏壇、倫教、容桂等鎮街都有為數不少的紡織服裝企業,僅均安鎮的紡織服裝企業就有1000多家,80%的產品出口。順德區財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7月,順德紡織服裝的出口雖然保持增長態勢,但企業仍面臨著很多困難,隨著全球金融危機不斷惡化,順德紡織服裝業提早進入了“寒冬期”。
調查顯示,近期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對順德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國內,國家宏觀調控力度進一步加強,如出口退稅的調整,環保要求的提高,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企業的負擔;國家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使企業融資難問題日益嚴重;加上順德土地資源短缺,電力供應緊張,從而進一步制約了行業的發展。在國際上,全球經濟衰退跡象明顯,國外需求疲弱,這對于以出口為主的服裝行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順德紡織商會秘書長馮結芳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紡織服裝企業人力成本提高了20%,原材料則上漲了30%,而電力緊缺讓眾多企業“開三停四”。
考慮向周邊地區擴展
聯合調查組深入分析了順德紡織服裝行業所面臨的形勢,并對問題的根源進行了積極的探討,提出了紡織服裝行業的突圍之策。
調查組建議紡織服裝企業要致力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生產工藝技術水平,從而提升產品的檔次,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馮結芳表示,目前確有不少順德企業引進了更加先進的設備,并改變管理模式,以提升生產率。
然而,對此建議,一些紡織服裝企業老板卻不以為然。“紡織服裝行業本身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可言,自主創新的空間很有限。”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說。
調查組還建議,針對順德土地和勞動力短缺、電力供應不足的現狀,紡織服裝企業可以考慮向周邊地區擴展,或以總部經濟形式發展,在區外建立生產基地和銷售基地。馮結芳透露,目前紡織服裝業已被定性為勞動密集型和附加值較低的產業,這類產業在順德拿地十分困難。
不久前,順德紡織商會多位企業代表和順德區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考察了陽江和廉江兩個工業園區。其中廉江工業園是順德工業轉移園,規模達6000多畝,現已經有近20家的企業在此正式投產,并運作良好,順德企業到區內進行投資,可享受地價折扣等優惠條件。參與考察的企業表示,兩地區的投資硬條件(地理條件)都較為理想,關鍵是軟條件(優惠政策、地價和配套設施等)的完善和落實,這是企業落實投資的關鍵。
企業要培育自主品牌突圍
業內資深人士表示,紡織品服裝行業目前的情況也并非一敗涂地,一些以內銷為主的服裝企業的情況還不太糟糕。美邦服飾預告,本年度前三季度累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150%―250%。
馮結芳表示,順德不少紡織服裝企業也在開始轉攻內銷,“內銷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給國內企業做貼牌,二是培育自主品牌。”馮結芳透露,順德紡織商會前不久邀請會員企業參加國際展會,然而遭到個別企業的拒絕,這些企業就在謀劃培育自主品牌,搶占國內市場。
為了配合紡織服裝企業培育自主品牌,聯合調查組建議政府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首先是加強對企業自主創新的引導,加大對均安牛仔服裝創新中心的財政扶持力度,促使其在提升產品開發能力和企業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其次是培育和扶持龍頭企業,打出自主品牌。最后是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擔保基金和投資風險基金的作用,著力化解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然而,更多的中小企業并無實力培育自主品牌。據介紹,中小企業老板十分期待政府能提高出口退稅率。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提高服裝、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高附加值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支持優勢企業和產品出口。眾多順德老板對此寄予厚望。
馮結芳表示,出口退稅率若能提升到20%,將能緩解目前紡織服裝業的嚴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