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臨近奧運,青島男裝的需求量逐步加大,受需求量刺激,目前各廠商的市場戰略和品牌調整也在加速。
目前在男裝零售市場,中高檔百貨加大了對于原產地進口男裝的引進力度,給國內一、二線自產品牌帶來壓力。另一方面,受奧運經濟帶動,國內一線男裝品牌對營銷結構的調整也漸入佳境。新郎、紅領、雅戈爾和潮流裝JackJones等品牌都在開設品牌專賣店的基礎上加大與賣場的剝離力度。與一線品牌忙于自立門戶不同,二線品牌正在產品擁擠的中端市場等待洗牌。而大量受人民幣匯率升值影響從外貿市場轉向內貿市場的服裝廠商的出現,加大了男裝市場在奧運年全面改變市場格局的可能性。
馬太效應國際品牌展開強攻
據記者從巴黎春天、陽光百貨、利群、百盛等百貨公司了解到的情況,目前青島高端男裝消費市場基本被國際品牌所搶占,龐大的中高端以下市場則成為國內品牌爭奪的陣地。從男裝品牌的布局來看,國際廠商約占三成市場份額。而國內廠商所擁有的七成市場份額中,長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廣東等產地的男裝占本地市場的50%以上,長江以北的北京、山東等產地的男裝僅占20%左右。
據了解,目前進駐青島的國際男裝品牌主要有高檔類的HugoBoss、阿瑪尼、杰尼亞、切瑞蒂1881、雅各詩丹、都彭等品牌,以及較為常見的皮爾卡丹、夢特嬌、利奧納多、沙弛、卡蒂樂鱷魚、迪萊V.E.DELURE等品牌。國際品牌幾乎壟斷青島高端男裝市場,并不斷向中端市場輻射。由于消費者對于國際品牌的偏愛,一些國內品牌紛紛進行“國際化”改造,如常見的維克多、卡爾丹頓、迪柯尼、羅西奧、路易詩蘭等等。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由原產地進口的品牌進入本地市場的步伐并沒有因為已經幾乎壟斷高端市場而放緩,相反,由高利差帶來的‘馬太效應’,給了國際品牌更多誘惑。”
一點多向國內品牌迂回反擊
面對國際品牌展開的強攻,國內男裝品牌并非毫無還手之力。目前,在青島銷售的國內男裝品牌按產地可劃分為浙江、廣東、福建、北京、本省等五大板塊。其中,浙江產的男裝品牌有雅戈爾、杉杉、羅蒙、報喜鳥以及DIDIBOY等品牌;而廣東板塊的男裝在青島男裝市場主要走高檔路線,卡爾丹頓、迪柯尼、羅西奧、路易詩蘭等都是廣東男裝代表;福建板塊以七匹狼、勁霸、利郎、九牧王、虎都等品牌為代表;北京板塊有維克多等高檔品牌和依文男裝等中高檔品牌;而本省品牌則以希努爾男裝、紅領男裝和基特男裝等中檔品牌為代表。除了正裝之外,潮流男裝方面JackJones在青島商場中可謂炙手可熱,占領潮流男裝中高端市場,馬克華菲等跟風品牌則主要從中端市場向中高端延伸。Nike、Adidas、Puma、Kappa、李寧等品牌占據了青島運動男裝中高端市場。
目前由眾多國產品牌組成的中端男裝市場仍是男裝消費的一塊重要陣地。尤其是今年以來,國產男裝對于品牌調整的力度明顯加大,其設計、材料都開始向國際品牌進一步靠攏。
對此,一業內人士認為,“多年的市場化進程,使國產品牌在生存技巧上明顯成熟。而一些生產經營上的插位迂回戰略,更是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從簡單的品牌國際化定名開始,大部分國內企業都采取一點多向式的多品牌戰略。“這些年我們在設計和原材料上對國際元素的吸收,對國產品牌市場的地位提升帶來了巨大動力。”這位業內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