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協會主辦,職業時裝模特委員會與東方賓利文化發展中心共同承辦的第七屆中國職業模特選拔大賽總決賽在中國國際時裝周上壓軸上演。50位俊男靚女的精彩比拼將時尚的焰火再次點燃。
作為中國模特行業的一項專業權威的傳統職業賽事,今年更是花樣翻新、亮點不斷。
賽后評委與模特合影
1、品牌服裝集體當道具
與其他的比賽不同,由于中國職業模特大賽長期以來,以推動我國時裝模特職業化、規模化發展和教育水平提高為己任,因此,在一直注重選手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水平,所以對選手駕御演出服裝能力要求格外苛刻。今年更是繼承了前幾屆的多樣性,選取了禮服、泳裝、晚禮服三個表演環節對選手進行考評。決賽參與的品牌有利郎、BOTAO等。眾多國內知七屆名品牌服裝成了選手們的最佳道具與嚴格考官。
全體模特合影
2、中西文化幽雅融合
作為中國國際時裝周的壓軸大戲,“威蘭西”第七屆中國職業模特大賽總決賽在整體的編排上也是大費苦心,通過多變的表現的手段,將東西方文化融合于一體。
大賽的開場用京劇和芭蕾舞穿插表演,引出選手,中間則借助少林棍術串場揭開火暴的泳裝比拼。女選手的禮服展示環節則通過舞蹈《化蝶》來推出,男選手的禮服展示環節更再現利郎首席設計師計文波先生2007年3月在米蘭時裝周T臺轟動一時的“兵馬俑”場景。各種文化交相輝映,在兩個小時里,巧妙而自然的與比賽結合,即保證了比賽的專業性,又體現了一般模特比賽難以一見的藝術性。
前三甲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