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三銀四”的到來,政策扶持及貨幣延續寬松,內需市場率先回暖,面料、坯布等終端報價終于開啟上漲模式(春節后染費已上調),對棉花、棉紗價格的消化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鏈“腸梗阻”問題得到疏通和緩解,紡企、織布及面料企業的信心處于不斷恢復的狀態。
市場預期提振 棉市普漲
3月2日,國內經濟數據良好,市場預期提振,CF2305合約開盤14465元/噸,午后放量拉升至14735元/噸,盤終漲35點,報收于14710元/噸。
期棉大漲,現貨成交相對清淡,基差掛單多在14000-14200元/噸的區間,下游純棉紗市場交投好轉,價格持穩,走貨加快,訂單以國內夏季服裝為主,外銷訂單不及預期。整體看,國內經濟持續回暖,傳統旺季到來,預計價格維持震蕩偏強走勢。
近幾個交易日,鄭棉各合約震蕩反彈,現貨基差報價、一口價應聲跟漲,鄭棉倉單注冊、有效預報數量增長幅度也有所放緩,疆內加工企業、貿易商觀望情緒逐漸占據主導。
紗廠開機率穩定 終端報價開啟上漲模式
各地區紗廠的開機率相對穩定,新疆及河南地區的大型紗廠平均開機在90%左右,中小型紗廠在85%左右。江浙、山東、河南、安徽沿江地區的大型紗廠平均開機在85%,中小型紗廠開機在80%。
蘇州某織造企業表示,雖然受春節后鄭棉大幅回落、新增棉紗出口和內銷訂單明顯不及預期以及東南亞各國產銷恢復勢頭比較強勁的影響,近半個月來棉紗價格、成交量雙雙“躺平”,坯布、面料及服裝等消費終端跟不上上游原料的步伐,但隨著“金三銀四”的到來,政策扶持及貨幣延續寬松,內需市場率先回暖,面料、坯布等終端報價終于開啟上漲模式(春節后染費已上調),對棉花、棉紗價格的消化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鏈“腸梗阻”問題得到疏通和緩解,紡企、織布及面料企業的信心處于不斷恢復的狀態。
內銷訂單好轉 雙層皺布暢銷
近期內銷訂單情況有所好轉,內需增加,但是外銷訂單情況較差,不少客戶開年到現在都沒有接單大訂單,都是零散的小訂單。紗線走量品種還是以32支40支等中高支紗線為主,粗支紗用量也有所提高;常規坯布品種穩定出貨,定織坯布詢價較多,主要以打樣放樣為主。
近期家紡市場交投活躍,詢價增多訂單增加,坯布工廠訂單相對充足,交期30~45天,家紡染廠情況較年前也大有好轉,交期10~15天。棉花期貨回調結束,有望重拾升,順勢而為,謹慎操作。
目前外銷市場比較蕭條,很多品牌供應去中國化現象明顯,訂單大多轉移東南亞,印度,土耳其等國家。內銷雙層皺布類春夏訂單很多,個別染廠爆單,生產周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