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線市場走勢:遵從成本邏輯 難以超漲原料
日期 | 棉花 | 滌綸 | 粘膠 | C32S | T32S | R30S |
20210923 | 18050 | 7000 | 11820 | 26500 | 12100 | 17150 |
20210930 | 20000 | 7360 | 12010 | 27400 | 12300 | 17400 |
20211008 | 22000 | 7830 | 13800 | 29500 | 13400 | 18500 |
20211014 | 22000 | 8070 | 14000 | 29500 | 13600 | 19250 |
20211019 | 22550 | 8230 | 14300 | 30000 | 13800 | 19500 |
較9月23日漲跌 | +4500 | +1230 | +2480 | +3500 | +1700 | +2350 |
僅就需求環境而言金九旺季并未達到業者預期,但就價格趨勢而言,下旬當中原油大漲及原棉搶收預期,加劇了三大棉紡上漲的勢頭。國慶期間,ICE持續拉漲,新疆正式進入搶收期,籽棉收購價格節節攀升,歸于成本端積蓄給予了市場高爆發力,滌綸、粘膠在熔體成本偏強、雙控限電、限產的局勢中亦是隨勢向上。其間即便中儲延遲拋儲且增加拋儲量,原料端極端的快速拉漲仍給予下游市場增添愈多運營壓力,其漲勢依舊持續。至今日,三大棉紡原料較9月23日分別上漲了4500、1230、2480。(單位:元/噸)
對于棉紡廠,紡紗原料成本占據60%以上,其次為電力、人工成本。由此在雙控抑制需求的環境中,紡企更多的是遵從成本邏輯,為避免加工費虧損而意向跟隨調漲報盤,但棉紡廠一方面要承受原料端持續、快速的上漲過后,趨勢性的快漲快跌令其成本核算愈加困難,一方面承受下游在國慶前完成補貨后的既不買漲也不買跌的尷尬局勢中。當下部分紡企依舊暫不報價,多數維持高報盤,卻鮮有成交。僅就成本端來看,紗線價格已難超漲原料。至今日,三大純紡紗線較9月23日分別上漲了3500、1700、2350。(單位:元/噸)
紗線行業開工:沿海限電降幅 供需雙減
9月份當中的行業開工下降,一方面是需求環境不佳,但更大的刺激影響因素是雙控限電而導致限產。當下雙控限電、限產已由沿海蔓延到中部區域,較多地區1/3的產能未能發揮。較之限電前,純棉紗開工率下降10.2個百分點,純滌紗下降9.1個百分點,人棉紗下降5.5個百分點。
紗線成品庫存:純棉累庫加速 涉滌、涉粘保持去庫
9月份當中,紗線價格先跌后漲。在下跌的過程中,下游僅保持剛需,雙控令供需雙減,棉紡廠憑借早期訂單,庫存雖有緩升,卻依舊保持在低位。至月底,一方面原棉帶動紗線上漲,一方面下游啟動節前補貨,確實帶動了棉紡廠去庫,但可持續訂單并不多也不長。國慶后,紗線跟隨原料暴漲,下游保持觀望、低吸情況,缺乏了買盤的支撐,純棉紡企成品庫存持續上升,且逐步到底年內高點。基于原棉漲勢過高,部分下游已轉向涉滌、涉粘產品,從而帶動了同樣保持漲勢的純滌紗、人棉紗依舊保持去庫。
紗線原料庫存:存在補貨需求 亦或暫避鋒芒
基于原棉漲幅過大且過快,較多棉紡廠未能在國慶節前進行補貨,導致原棉儲備嚴重不足。當下擁有大量儲備的僅在少數,而這少部分企業也已暫停原棉采購,部分工廠原棉只可保持生產至月底-11月初,高價配棉帶來的高風險令紡企操作更趨保守,加之成品庫存仍在上升,僅依靠階段性的剛需補貨,難以完成資金變現,已有工廠有放休10-15天,以此暫避原棉帶來的風險。
綜合來看,僅歸于成本測算,原棉或保持緩漲的趨勢,紗線加工費已逐步壓縮,預期即便需求環境惡劣,但由成本端推升的價格將逐步向下貫穿,預期紗線市場價格依舊易漲難跌,涉滌、涉粘的品種將替代部分原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