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關于2021年度中央儲備棉輪出有關事項的公告》發布。次日,棉花期貨CF2201收盤價大幅下跌逾400元/噸,該合約盤中觸及17365元/噸,創近兩周以來新低。在國內棉花期貨沖上18000元/噸后狂飆突進之時,這份公告的出臺有重大意義,短期內使棉花期貨市場的火熱行情明顯降溫。棉花是棉紡企業至關重要的原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棉紡織企業的盈利水平?梢哉f,相關機構從下游企業用棉成本、產業鏈健康的角度出發,非常及時地出臺了這項政策。
政策出爐,儲備棉僅允許紡企參拍
為保障棉紡織企業用棉需要,8月23日,中國儲備棉管理有限公司、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發布2021年中央儲備棉輪出有關事項公告。
公告明確自2021年8月24日起至本年度輪出結束,儲備棉輪出交易僅限紡織用棉企業參與競買,停止非紡織用棉企業參與競買。紡織用棉企業購買的儲備棉,僅限于本企業自用,不得轉賣。
政策影響,棉花、棉紗期價大幅回調
中國紗線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棉紡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從7月1日至8月23日,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漲幅為12%;從7月1日至8月23日,棉紗期貨2201漲幅10%。近期棉花期貨創下近三年新高,突破18500元/噸后,近日大幅回調至17500元/噸左右,受此影響,市場觀望氛圍濃郁,下游多按需采購。
受儲備棉輪出政策調整影響,8月24日,棉花、棉紗期價大幅回調。8月24日,棉花現貨交投氣氛較好,點價成交較活躍,部分紡企及貿易商逢低點8月24日,CF201收17385元/噸,較上一交易日跌475元/噸,跌幅達2.66%。價采購;8月24日,國內儲備棉競拍仍然100%成交,但成交均價銳減611元/噸至17186元/噸,折3128B價格在18389元/噸,較前一日下跌582元/噸。
另外,8月24日,棉紗期貨期貨CY2201合約結算價跌75元/噸至25770元/噸。
從近幾年國家拋儲的成交情況來看,在2018年棉價相對高位時也發布了同樣的文件,隨后儲備棉的成交率直線下跌,平均成交率在40%左右,而這次關于儲備棉的文件同樣也是在棉價創新高回調后發布,但基本面情況與2018年大不相同,現階段紡紗廠訂單緊湊,大部分紗線成品庫存處于歷史低位,加之從儲備棉成交的價格來看依舊貼水現貨,紡企依舊會積極參與儲備棉的競拍,有效補充工廠用棉需求。
據了解,截止8月20日,全國主要地區紡企紗線庫存為11.6天,較上周減少1.4天,環比減少12.1%,同比減少53.1%。大部分紡企排單緊湊,訂單能維持20-30天的水平,紗廠純棉32S、40S紗線供應緊張,大貨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才能發貨。紗廠在成品庫存低位狀態下挺價意愿較強,主要以貿易商前期訂單交付為主;預計短期內紡企產品庫存依舊處于較低水平。
自進入8月以來,原本表現強勢的紗線端,整體行情有所轉弱。當前純棉紗現貨市場交投氣氛不佳,成交量下降。受下游需求不振及棉花回調影響,紡企報價有所松動,常規品種有200-300元/噸下調。新訂單方面較為匱乏,但企業依舊在趕制前期的訂單,因此庫存依舊處于歷史低位。
從品種上看,常規紗及高支紗相對有所走弱,氣流紡略有好轉。價格方面,山東產JC40S漂白品質帶票到貨31500-32000元/噸,山東產高配C40S帶票出廠28500-28800元/噸,四川產C60S漂白品質報價37000元左右自提,江蘇產C32S噴氣帶票出廠價27000-27500元/噸。
遏制資本市場過度炒作棉花
今年上半年,大量資本涌入棉花甚至是棉紗期貨市場進行投資,棉花期現價格狂奔不可避免讓人擔心過高的原料成本將破壞正常的紡織產業形態。政策落地,顯現了國家關心紡織產業鏈健康發展的決心,中國紗線網認為,該公告主要為保障棉紡企業用棉,棉紡企業受影響最小,長期有利于棉紡企業采購棉花,降低企業原料采購風險。
由于該公告對儲備棉輪出嚴格監管且防范資本化運作,在中短期內將部分遏制期現棉花炒作力度,棉花價格進一步穩定將有利于用棉企業的穩定運行。
后續還需要觀察新棉上市價格。目前,距離新棉上市仍有一個月時間,市場對籽棉上市預期較高,預計今年新棉收購價每公斤即使上漲到8—10元,也會有軋花廠搶收。
紡服外需好于內需
由于國內外應對疫情的不同措施,國內外經濟復蘇進度不同,紡織服裝的外需和內需表現并不同步。
外需方面,1-7月,以美元計價的紡織品出口累計同比下降10.8%,較2019年同期增長15.7%;服裝出口累計同比增長32.9%,較2019年同期增長7.0%。其中7月,紡織品出口同比下降26.7%,環比下降6.5%;服裝出口同比增長8.3%,環比增長9.4%。伴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加之圣誕訂單提前下達和部分地區訂單轉移,服裝出口持續增長。
內需方面,1-7月,國內服裝紡織品類零售額累計同比增長29.8%,較2019年同期僅增長2.3%。其中7月服裝紡織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7.5%。國內經濟常態化復蘇,國內服裝紡織品類零售額較疫情前僅小幅增加。海外刺激政策持續加碼,紡服外需明顯好于內需,但內銷旺季訂單暫未啟動,建議企業關注外銷訂單和內銷訂單的下達情況。
從產業鏈具體環節來看,1-7月,紗產量累計同比增長16.0%,較2019年同期下降11.8%;布產量累計同比增長12.7%,較2019年同期下降28.7%。近期棉紗利潤空間較大,坯布利潤不斷擠壓,下游利潤傳導并不順暢。不同環節的庫存表現也不同,紡企棉花原料仍有主動補庫需求,成品棉紗庫存低位,織廠庫存小幅增加。
關注后續“金九銀十”下游訂單啟動情況
棉花期貨價格大幅下跌,預計短期內紗線價格有回調的可能,但目前紗廠排單緊湊,純棉紗工廠成品庫存維持于低位,訂單能維持至9月底,對棉價仍存在一定支撐。預計短期內棉花價格或將震蕩運行。
目前下游部分人士心態偏悲觀,因目前終端需求整體偏弱,臨近9月旺季,市場成交仍未有明顯改善,市場拉漲信心不足,下單頻率降低,加之圣誕節外貿訂單提前透支,織造工廠方面新增訂單有限,建議企業關注后續“金九銀十”下游訂單啟動情況。
不讓貿易商參加競拍儲備棉無疑有利于紡企運行,也側面顯示了棉花高位震蕩下棉花供應緊張,新棉上市還有一個月時間,大家對棉花棉紗后市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