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日,小編在南通市場走訪,南通坐擁亞洲最大的家紡市場,服裝市場也較為發達,服裝出口以日本單為主。整體的用紗量據估計有近百萬噸每年,是我國較大的幾個紡織用紗區域,也是紗廠的兵家必爭之地,反映了我們紗線市場的晴雨表。從目前的市場走訪來看,整體淡季氛圍依然濃厚,由于出口再度遇冷,高支紗出貨較慢,中低支相對較好,個別品種如氣流紡10支還供不應求,價格從低配的13500到高配漂白紗16500不等。
紗廠普遍對年前市場信心不足,認為需求在年前難以有爆發式增長,隨著需求支撐疲軟以及原料價格下調,紗廠累庫增加,反而有降價銷售的趨勢。而且受疫情影響,今年下游的賬期都較長,預計12月份就將加緊賬款催收,元旦后就會有企業提前放假,中小紡企的日子大多仍然比較艱難。
今年受疫情影響,南通的織布產能下降,一些中小廠關停,但淘汰的基本都是劍桿織機等老設備,也算行業的一次大考和洗牌。目前織布廠利潤在百分之10到20,染廠的利潤更高,而紗廠多保本或微利,當前紡織產業鏈上看,仍然是上游比較被動,一些貿易商也開始試著延伸產業鏈,通過資源整合獲取更大利潤。疫情雖然使紡織業受到重創,但也有個別細分產業“因禍得福”,例如疫情使大家都宅在家里,家紡的內外銷市場從五月份就持續火爆,也有一部分訂單從東南亞轉移過來,對南通市場形成了較好的支撐,但近期的熱度也略有減退。另外一些高配的低支氣流紡用于生產醫用材料,在之前淡季中也能成為明星產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