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意社價格監測,截至11月10日,全國1.4D滌綸短纖現貨價格約5888元/噸,較月初價格5987.5元/噸下跌1.65%約100元/噸;山東地區32S滌綸紗現貨價格約13375元/噸,較月初價格13250元/噸上漲0.94%約125元/噸。
供應方面,截至11月10日,上游國內PTA裝置整體負荷穩定在85.25%,近期國內PTA供給將繼續維持高位。聚酯綜合開工負荷穩定88.05%。在國內仍處于剛需情況下,下游需求端支撐不足,或出現供大于求的狀態。
9月17日江陰一套10萬噸/年的滌綸短纖裝置投料,工廠總體產銷在28.75%,短纖開工率維持高位,產銷率下降。同時據海關統計,9月我國進口滌短1.45萬噸,進口均價1230.84美元/噸,進口量環比減少13.17%。當期出口滌綸短纖7.74萬噸,出口均價825.67美元/噸,出口量環比減少5.02%。
下游需求方面,國內織造負荷穩定在83.20%,廠家趕制“雙十一”訂單,預計近期開工較為穩定,紡織廠家后續新單接單縮量。江浙織機綜合開機率在93%附近,盛澤地區噴水、噴氣織機開機率在8-9成左右。庫存方面,盛澤地區坯布織造庫存為40天以上,部分廠家產銷難以做平,開始累庫。
這次下游需求的小幅回升帶動了市場的積極性,廠家生產積極性明顯好轉,但也會因此帶來產能過剩的可能性,商家對后市預測依舊以維穩為主,對于此波由內需、外貿拉動的國內紡織面料行業發展熱潮,行業專業人士普遍認為,國內服裝行業整體依然處于歷史困境中。專家表示,疫情對我國乃至全球的供應鏈市場都造成沖擊,全球市場尚未全面復蘇和向好,我國紡織行業此時談爆發為時尚早,“整個行業依然處于發展趨緩、趨困的狀態,需要一個恢復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