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蘇、山東、河南等地規模以上棉紡織企業反饋,9月上旬以來40S及以上高支普梳紗、精梳紗(含40S)詢價和出貨較6、7月份明顯增多,織布廠、服裝企業及零售商對棉紗300-500元/噸的調漲幅度接受意愿增強,但OE8-16S及低支環錠紡紗不僅成交氣氛偏弱,而且消費終端對紗價200-300元/噸的漲幅接受程度較低。
江蘇某紗廠表示,受新冠疫情、中美經貿摩擦等利空影響,高檔紗布、服裝的消費出現非常明顯的降級,6-8月份國內很多紗廠降低甚至暫停生產60S及以上支數棉紗,轉而紡40S及以下中低支、中低配棉紗,“保生產、保就業、保銷量”成為當時首要任務。
河南鄭州、山東淄博等地紡企認為,短期高支普梳、高支精梳紗成交好轉與8、9月份部分國家和地區外貿訂單增加以及2021年春夏季內銷訂單陸續下達有直接關系,但一般訂單只能支撐到10月中旬前,一個月以上的外貿、內需訂單比較稀少,因此棉紡織企業信心仍顯不足,棉花等原料隨用隨買,紗布則繼續采取去庫存措施。
一些涉棉企業、機構認為,目前導致棉紡織廠無法滿負荷生產的原因主要如下:一是近期歐洲、亞洲及南美部分國家新冠疫情二次爆發,部分國家可能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對社交、貿易、物流等措施進行調整,出臺更有針對性的舉措;二是下個月起美國政府或將禁止中國新疆地區的所有棉花制品,對中國紡服企業出口形成阻力;三是部分中小棉紡織企業運轉資金壓力比較大,利潤、產銷形勢不樂觀。目前下游布廠、服裝、貿易公司采購棉紗一般都是1-3月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