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日對山東、江浙、河南等地數家棉紡織企業調查來看,棉紗、滌棉紗、棉粘紗等報價齊上漲,紗線支數越高、配棉等級越高、需求相對活躍的棉紗調漲幅度越大。
河南鄭州、山東泰安兩家規模以上紡企表示,8月下旬以來OE8S-OE16S紗報價上調100-200元/噸,C21S-C40S棉紗報價上調300元/噸,40S以上高配包漂普梳和精梳紗報價則調漲500元/噸,下游織布廠、服裝廠雖然消化能力不強,但短期在“金九銀十”內銷訂單恢復、外貿消費階段性釋放的利好推動下,棉紗提漲對銷售、出貨的影響并不大(近日江浙、廣東等地織造企業對C40S棉紗的需求逐漸增加)。
業內分析,導致棉紗報價上調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個:一是8月下旬鄭棉主力合約接連上漲,棉花現貨基差報價、一口價隨之大幅上漲;二是近期受外盤ICE主力合約上破66美分/磅及CCI競買底價不斷上調影響,導致越南紗、印巴紗報價“漲”聲響起;三是我國“戰疫”取得勝利,內銷市場2021年春夏季訂單陸續到來,再加上對歐美、東盟、“一帶一路”國家紡服出口加速好轉,下游對棉紗、坯布價格的承受能力提高。據海關統計,2020年8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309.3億美元,增長23.2%;其中紡織品出口147.2億美元,增長48.5%,服裝出口162.1億美元,增長6.6%。
從棉紡織、服裝企業反饋來看,2020年下半年整個行業面臨的困難依然比較多,中小企業不樂觀甚至悲觀情緒仍比較濃,減產停機現象并沒有明顯好轉。首先,美國財政部下月將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施制裁。全球時裝零售商、采購商正競相在9月30日的最后期限前追蹤棉花的來源,要求其供應商不使用新疆地區的棉花、紗線或紡織品,對我國企業出口單的影響尚難估計;其次,紡服訂單“金九銀十”的成色不足,很大一部分規模以下企業表示訂單只能支撐到10月中旬前。業內擔心短暫的需求、訂單釋放后,終端再現收緊、下滑勢頭;再次,整個棉紡織產業資金偏緊,有些小企業甚至隨時有斷裂的風險。據了解,從棉紗、坯布及服裝銷售來看,存在1-3個月帳期的現象占主流,不賒欠、不接受帳期幾乎很難銷售、出貨,一旦資金回籠出現問題或紗布庫存過大,只能采取減產甚至短暫停產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