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報價來看,3月中旬以來進口棉紗外盤、內盤連續陰跌不止,OE紗、普梳紗和精梳紗無一幸免;3月24-25日青島港32C包漂印巴紗報價高于國產紗150-250元/噸。由于大幅虧損及內外棉紗價格倒掛、印度/越南紗廠減產停產的比例不斷升高,因此棉紗貿易商短期降價跑貨的意愿不強。據越南幾家紗廠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人民幣貶值及中國織造、服裝企業復產比較緩慢的影響,2月份以來部分品種“有價無市”,庫存持續增加。
據海關統計,2020年1-2月我國進口棉紗線28萬噸,同比減少1.4%(1月份的進口量稍大),而2019.9-2020.2月累計進口棉紗線同比減少1.1%,因此盡管有春節、新冠疫情爆發的影響,前兩個月棉紗線進口下滑并不突出。一些棉紗進口企業、布廠認為,一方面2020年前兩個月以完成2019.10-12月份“期貨紗”訂單為主;另一方面貿易商、中間商對疫情后中國企業大面積復產復工導致棉紗需求“井噴”的預期較強,積極囤貨,但由于目前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我國紡服出口接單、了單遭遇難題及美國重啟對部分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人民匯率被動貶值等等利空施壓(河南、山東、江浙等地一些小織布及服裝企業面臨再度停工停產的風險),因此3、4月份棉紗進口、消費形勢或萎縮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