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國儲棉資源的減少,新棉用棉比例上升。因去年儲備棉輪出延期,棉紗企業為降低成本,多使用國儲棉,目前國內儲備棉大部分已經消耗,新棉必將成為主力,從目前情況來看,今年儲備棉輪出尚無消息,紗廠用棉成本顯然較年前增加。
二是棉花價格下探空間有限。近年來,棉花基差利潤較好,點價銷售已經成為主流,棉花價格期限聯動性增強。目前南疆棉花價格成本在25500-15700元、噸左右,大部分軋花廠出貨意愿不強,要么等待期貨價格反彈,要么等待5月份棉花價格回溫。北疆方面銷售壓力相對較小,但也基本擇高價出售,惜售心理較濃,另外再加上兵團棉的支撐,后期易漲難跌。
除了成本以外,我們再來看需求。年前市場低迷絕大部分是下游需求萎縮向上傳導的結果,但當前棉紗價格已經接近成本線,若棉價上漲后,紗線價格未能水漲船高,最直接的結果或是中小型紗廠的停產,因此目前市場關鍵點就是中美貿易磋商的結果。
一方面,因出口訂單的流失,下游紡織企業庫存積壓嚴重,資金向下沉淀,原料采購力度不足,備貨天數下滑,造成上游出貨受阻。
另一方面,因談判結果不確定性,紡織企業生產謹慎,一般訂單生產,觀望情緒居多,購買積極性不足。
此次中美貿易磋商延期,鄭棉雖有大幅反彈,但很快回落,其中不乏資金力量的炒作,可見,市場人士信心仍較脆弱,距離需求的完全恢復還需要一定時間。分析來看,棉紗市場短期內不存在大幅的動力,隨著需求漸增,溫和上漲應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