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修裝置陸續落實,滌綸短纖加工費空間亦持續偏低,但下游需求表現弱勢,本周紗企開工率出現下滑,那么多空交織之下,后續滌綸短纖市場又將如何運行?
近期漲勢的起因源自于石油價格的持續上漲對聚合成本帶來的強勢支撐,但5月中下旬以來滌綸短纖價格持續在6550-6850元/噸間盤整,上下波動空間不超過300元。所以本周的漲勢也是如此,市場價格雖從6700元的價格漲至6850元,但下半周也從6850元回落至6725元附近。階段內區間震蕩的特性十分明顯,那么后續行情是否也將維持區間震蕩?
首先來看成本邏輯,因短纖現貨加工費空間持續較低,所以短期內市場一直是走的成本邏輯,但成本支撐較強的邏輯來自于石油的高位以及PTA及乙二醇現貨供應的偏緊。但先不說石油方面后續的美聯儲加息預期,單純從PTA、乙二醇來看的話,二者在自身供應增加且需求不暢的背景下很難有持續的上行動力;所以成本邏輯對于后續的影響已經有所弱化。
其次再來看供需,先看供應,近期短纖工廠檢修裝置已陸續落實,目前僅有江陰兩套裝置尚未落實檢修,但市場對于工廠檢修的消息早有預期,后續行業開工率繼續下降的幅度已經有限,況且在此期間存在裝置重啟現象,供應端難再現較強支撐;而需求來看,雖然紗廠剛需支撐尚可,但是淡季行情下內需本身清淡,而外貿訂單受海運費居高不下、集裝箱緊張等因素影響依舊受阻,高溫濕熱天氣之下紡紗廠、坯布廠開工率已出現小幅下滑跡象,所以對短纖難有爆發式需求增長。
綜合來看,盡管短纖加工費空間持續偏低,但伴隨TA、EG國內供應的增加,后續成本支撐邏輯將有所弱化;而供需來看,雖然裝置檢修集中令行業存在小幅去庫,但總體淡季行情之下需求支撐仍顯不足,故6-7月短纖行情或難有較好表現,區間震蕩的走勢仍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