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以來,由無紡型短纖帶動的交易熱情大幅降溫,至本周,粗旦中長型短纖跌至與常規短纖的原本價差,水刺型短纖價格仍然偏高,但交易熱情亦大幅降溫;滌綸短纖行業開始回歸基本面行情,市場價格陸續下跌,但由于多數企業庫存不高,目前市場跌勢較緩,采購商普感目前價格仍未調整到位,所以補貨意愿持續較低。
全球公共衛生事件不斷蔓延,我國紡織行業也遭受著巨大沖擊,但就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滌綸短纖市場卻于4月掀起了的一波急速上漲的行情,但持續時間不長,4月中下旬,伴隨無紡型產品的大幅降溫以及傳統紡紗行業的持續疲軟,滌綸短纖市場行情很快便轉弱下跌,但由于現金流一直維持高位,而下游紗廠開工存在下滑預期,采購商普感滌綸短纖價格并未調整到位,所以補貨積極性持續較低。目前,短纖廠連續一周多時間產銷僅在2成左右,工廠累庫壓力再度上升,市場都認為短纖價格將跌至前低,甚至有刷新前期低點的可能。下文中,筆者將簡要分析下影響當前市場行情的幾個因素。
首先,從成本來看,歐佩克產油國稱將立即開始減產,石油價格存在小幅反彈可能,將對聚酯原料端形成一定支撐。但由于全球需求下滑的難題短期難以改變,PTA及乙二醇在自身庫存較高、需求疲弱的背景下缺乏持續有效的上行驅動,況且滌綸短纖成本仍不足5000元/噸,目前現金流空間依舊較高,所以當前價格仍有一定下滑空間。
其次,從需求來看,占據滌綸短纖最主要下游消費領域的紡紗行業目前運行十分低迷,紗廠自身成品庫存日漸攀高,伴隨資金壓力的加大,部分工廠將于五一假期前后停車放假,需求支撐總體偏弱,這將對滌綸短纖價格形成一定抑制。
再次,從滌綸短纖供應來看,目前滌綸短纖企業開工負荷在89.89%的高位,雖然暫時企業庫存平均值僅在一周左右,但伴隨前期訂單的交付完畢,若本周至五一假期市場產銷仍難放量的話,那么節后歸來,企業的庫存均值將上升到半月水平,而原本庫存偏高的企業則面臨的壓力更大。所以目前來看,工廠的價格確實還有一定下跌壓力。
但是,滌綸短纖價格能不能跌至前低呢?筆者認為短期很難。即便需求持續低迷,成本也較前期低位相差不大,但目前面臨的背景略有差異。首先便是企業庫存不及前高,再者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便是滌綸長絲市場行情近期出現一定異動,由有光FDY部分細旦規格生產的滌塔夫面料可部分應用于民用防護服領域,導致近期FDY產銷良好,而且由于滌綸長絲本身現金流較低,價格已到跌無可跌的程度,所以這類規格可能將引發部分抄底資金的介入,屆時將帶動整個長絲交易氛圍的好轉。而由于滌綸長絲占據整個聚酯份額的一大半,所以長絲行情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原料端的走勢,從而再度影響滌綸短纖。所以,盡管滌綸短纖自身基本面偏弱,但受多重外圍消息影響,市場仍存在較大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