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決定市場走向
公共衛生事件的發酵,讓整個紡織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打擊,進入3月份伴隨工廠陸續復工才發現,國內外消費需求并無想象中春節后的復蘇,反而訂單需求不足去年同期的五成,尤其是國外疫情加劇,外貿企業訂單驟減。大量的外貿轉內需,可大家都明白,外貿和內需就像是一個人的雙腿,現在靠單腿走路,怎么能走的好。
圖1 織造開機走勢圖
來源:隆眾資訊
根據隆眾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江浙地區化纖織造綜合開機率為54.54%,環比下降1.22個百分點,五一勞動節臨近,停工放假意向逐步增加。由上圖可見,3月中下旬開始,陸續因接不到新訂單停產放假的企業增多。所謂的“金三銀四紅五月”在今年的市場面前,顯得格外渺小。
外貿:當前外貿出口形勢整體尚不明朗,外銷依存度高的企業受影響比較明顯。伴隨海外封城措施的實施,大量的外貿客戶撤單,給今年外貿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且目前海外疫情仍未能有效控制,拉長了今年的產銷影響期。據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1-3月,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452.65億美元,同比-17.70%。
內貿:國內大部分企業選擇轉產與醫療防護類用品相關的產品,這也是目前唯一能看見有銷路的救命稻草,能讓企業勉強“活”下來。國內市場2月份陸續復工以來,3月份受到的影響較大,終端春裝的訂單嚴重縮水,壓倉情況嚴重,按目前市場走勢,夏裝訂單也難出現爆發式增長。紡織行業并沒有迎來所謂的“報復性消費”。
圖2 錦綸長絲價格走勢圖
來源:隆眾資訊
有圖可見,2019年從5月開始,美國宣布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由10%上調至25%,由此開啟了對紡織業的利空影響,錦綸絲整體走勢是趨于下行,一路小幅走低,直至今年4月初走到了歷史的最低點,整體較19年最高位跌幅達35%左右。
需求支撐不足,市場行情曇花一現
疫情發酵至全球、美股10天經歷了四次熔斷、原油價格-37.63美元/桶,行業市場跌至歷史最低位,一次次的見證,早已說明了今年的不平凡。國內因口罩行業,往年1.3萬元一噸的熔噴布炒到了50多萬元一噸,甚至口罩這股風也吹到了錦綸身邊,進入4月中旬,口罩耳帶用絲需求爆發式增長,其中錦綸用DTY70D/24F合股絲由月初低位14500元/噸漲至高位20000-21000元/噸,漲幅44%!漲的快,跌的也快,小小口罩耳帶想拉動市場,很難。市場井噴后迎來的就是曇花一現,僅僅10余天的時間,這股熱風就吹了過去,如今的錦綸絲工廠只能交付前期的訂單,再難碰到前些天搶貨的“繁榮景象”。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2020年已過三分之一,上半年很多尼龍業者已經“放棄”,那三四季度“金九銀十”的市場是否還可期待一下。目前來看,錦綸絲市場處于上下兩難局面,成本支撐不足,下游需求一般,接下來5月份場內紛紛表示可以休養生息了。成本端的影響,不足以拉動市場,價格的漲跌也顯得不那么重要,如今需求才是“王道”。歐洲等國家疫情趨勢減緩,多國解封仍謹慎前行,外貿沒有提振的情況下,國內產銷也不會樂觀,訂單減少的狀況或將持續下去。
如今理想要豐滿,現實也要穩扎穩打,既然大家都在負重前行,在這艘錦綸舴艋舟上,挺過這一切,載動的就是滿滿的欣慰和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