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生意社價格監測顯示,2月28日國內滌綸長絲市場價格整體下跌,江浙一帶多數主流工廠下調100-200元/噸,目前滌綸POY(150D/48F)報6750-7000元/噸,滌綸DTY(150D/48F低彈)報8450-8850元/噸,滌綸FDY(150D/96F)報7100-7600元/噸。截止2月底滌綸長絲日均產銷依舊在20%-30%左右,市場處于清淡狀態,受原料大跌、需求恢復緩慢、庫存持續上升等利空因素疊加,滌綸長絲價格失去支撐,順勢下行。
滌綸長絲市場均價漲跌情況,單位:元/噸
產品 | 2020-2-27 | 2020-2-28 | 漲跌 | 同比漲跌 |
滌綸POY(150D/48F) | 7024 | 6884 | -1.99% | -17.33% |
滌綸FDY(150D/96F) | 7581 | 7465 | -1.54% | -18.9% |
滌綸DTY(150D/48F低彈) | 8806 | 8718 | -0.99% | -14.76% |
市場擔憂情緒重燃,國際原油重心大幅下移,滌綸長絲成本端失去支撐,根據生意社價格監測顯示,2月28日國內PTA現貨市場價格大跌,市場均價在4245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下跌3.09%,同比下跌33.62%。期貨市場主力期貨(2005)收于4252,較上一交易日下跌96,跌幅2.21%。裝置方面,雖然2月末四川晟達100萬噸/年及漢邦石化220萬噸/年PTA裝置未能按計劃重啟,但恒力4期250萬噸/年PTA裝置開工負荷從50%提升至90%、福海創450萬噸/年PTA裝置開工負荷從60%提升至80%左右,本周國內PTA開工負荷上升至85.8%左右。PTA社會庫存高位累積,近期或突破300萬噸,PTA加工費將進一步被壓縮,且短期內難以見到拐點。
下游紡織企業計劃在2月中旬之后復工,但受限于各地政府對疫情的防護措施升級,以及外地工人返崗的交通管制和隔離期等問題,截至目前,江浙地區化纖織造綜合開機率只有38%。另外尤其是小企業面臨吃緊的現金流、短缺的疫情防護用品和巨大的用工壓力,經營風險增大。同時物流限制較多,規模銷售還未啟動,因此對原料采購需求謹慎為主,整體需求力度依舊較弱,預計終端紡織市場完全恢復尚需時間。
生意社分析師夏婷認為,當前原油仍在下探過程中,PTA供需演化出的高庫存壓力短期內難以緩解,因此成本端仍將保持趨弱調整為主。下游紡織企業面臨工人到位、資金短缺、物流限制等問題,恢復進度較為緩慢,但好在各地出臺推進企業積極復工措施,預計3月份需求面將會有明顯好轉,對滌綸長絲價格也會形成利好。